第10部分(第2/4 页)
美随手塞给了他一个纸杯,说着:“其他的我做不了主,喝个奶茶应该没事。”
这种纸杯包装梁仲春是第一次见到,他颇为新奇,来回打量起来。
“香飘飘奶茶?”他读着上面的介绍,随后有些不满,“我又不是小饿小困,我是真饿啊。”
樊胜美走到大门前,耸耸肩膀,一脸无辜状。
“那我就没办法了。”
……
阿诚醒来后,在屋里准备着下午的演讲稿子,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才出了房间,他见梁仲春还坐在沙发上,就问着他有没有吃早饭。
“吃是没吃着什么,喝了不少。”梁仲春咬着吸管,懒洋洋地坐着。
“你喝什么呢?”
“香飘飘。”他看了看杯身,“红豆牛奶的。”
阿诚有点无语。
时间差不多了,他拿着材料要出门,梁仲春叫住了他,问是干嘛去。
“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要去吗?”
“不去。”梁仲春显得一点兴趣都没有,“我这样的去那里干什么,反面教材吗?不过你走了之后,我午饭怎么办啊?”
“楼下,餐馆很多。”阿诚说着。
梁仲春挑着高低眉,不满地皱了起来:“阿诚兄弟,哥哥我对你算不错吧,你不能这么打发我吧。”
阿诚撇了下嘴角,掏出钱包拿了几张纸钞给他,看梁仲春还是绷着一张脸,就又给了他几张。
“我说阿诚兄弟啊,你怎么就有这么多钱啊,我是睁眼就一群人和我要钱。”
阿诚收起钱包,在门口换上鞋子,回答:“不知道,我过来后就住了进来,桌子上就放着钱包了。”
他指着梁仲春:“你省着点花啊。”
关门声之后,梁仲春不屑地哼了声。阿诚这家伙挣了我那么多钱,我就让他往回吐点,就叫我省着点花。他伸着懒腰,自言自语着: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喽。
晃晃悠悠回到屋里,梁仲春躺在床上,午后的阳光斜斜的横在他的腿上,像只姜黄色的老猫那样温暖而悠闲的躺着,他的腿也不瘸了,难得的安逸感遍布全身,这里没有枪林弹雨,也没有政治站队。和平,他有生之年想都不会想的事情。
这样的午后,有多久没有享受过了。
他随手拿起一本书看起来。这是阿诚买的中国近现代史类的书。
**********
图书馆每周会定期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演讲,在礼堂举办,会请一些烈士家属,还有历史教授过来讲课。为的是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加深大家对历史的认知,阿诚是以家属的身份前往的。
关雎尔和阿诚同行,也得到了特殊优待,坐在了前几排的位置上,旁边坐着的是图书馆的老馆长。
上一位教授讲的有些照本宣科,口齿也不是太清楚,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当轮到阿诚站在台上的时候,就如同一枚强心针,引来了会场里的一阵骚动。
女学生齐刷刷地挺直了腰板,拿出了手机,什么朋友圈,新浪微博都编辑好了,题目基本为:我在图书馆看到大帅哥,腿长1米八。
关雎尔在座位上听到后面的窃窃私语,有点无奈,不过想想自己也有看帅哥到发呆的时候,那个人是——赵医生。
在CD店里,他们同时看上了一张CD,赵医生让给了她,她觉得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瞬间的,一见钟情吗?也许吧,那感觉太奇妙了。
直到她遇到了明诚。
不可否认,她一开始是被两张一模一样的外表所吸引,让她分不清赵医生和明诚,甚至会产生两者都会心动的感觉,但是渐渐地,她好像看到了更多,不仅仅是那张容颜下的一见钟情,而是更加厚重深沉的情愫。
此刻的阿诚站在演讲台上,他描绘着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的生动,真实,仿佛身临其境。
我们读到的,想象的不一定真实,加上了太多艺术加工,当有人把历史真实还原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真实的东西足够纯粹,足够残忍,更足够伟大。
有一些人,他们始终坚持着胜利的信念。
高亢洪亮的余音回荡在礼堂中。已经没有人在窃窃私语,打瞌睡的人们醒来,小姑娘们不再讨论颜值,发朋友圈和微博的人讲原本的标题删掉,换成了:我在图书光听讲座,受益匪浅。
关雎尔在最后的掌声中留下了热泪。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么,加更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