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页)
费了番周折上了船,我努力忽视那双毒蛇般的眼睛,但凉飕飕的后背一直提醒着我。
盘腿坐在船板上,看着水流及两岸。当地渔夫在身边详细讲述水势地形。
陈子敬及陈游之在船头,风吹鼓起袖袍,姿态很好看。
我闪了闪神,眼睛移回水面。
实际出发的有三条船,另两船行程稍慢,沿河靠岸搜索。昨夜她们是逆流而上,今日我们是顺水而下,因此先经过第三弯道。
“右岸的水比左岸急很多,船不易行啊。”我对渔夫说道。
航行方向不同,昨夜的右岸是现在的左岸。
渔夫一口乡音:“是啊,我们一般走左岸,水急了船不好走。”
陈游之问:“两岸是否有近岸的洞穴?”
渔夫恭敬回道:“近岸的洞穴啊,没有发现过呢,山上倒是有,要往上爬好长一段。”
右岸的水显然比左岸要急,右岸受侵蚀的程度也要重一些。左岸近岸处,似乎没有可以隐藏大物之处。
过了弯道,陈子敬对昨夜一直追踪的黑衣人说:“昨夜船破落水之处在何处?”
“还未到,大人稍等。”前行一段,她说:“到了。”她指出那块半隐没在水中的石头。
船靠近,近看石头,并不十分尖锐。我问渔夫:“这里撞过船么?”
“还没有听说过,我们都有几十年的经验了,不会轻易出事的。”
“嗯……那,这块石头可能撞破船么?”
那渔夫一下子笑了:“也不是不可能嘛,船底老旧,船夫没有经验,说不定就撞了呢!”
她这么说,就是不太可能了。昨夜匆忙,她们没能好好查看,现在也难得出结论。
但我还是怀疑船破是人为而非自然所致,回头对那黑衣人说:“请指出昨夜上岸处。”她当时被水冲下了一段,实际上岸的地方与这有相当长一段路程。
船行一段,她说道:“这里,我们在这里上的船。”
“嗯。”我点头,对前方二人说道,“大人,我们需要从这里掉转头,行至她们昨夜追赶上货船之处。”
“嗯。”陈子敬回应。
陈游之下令调转船头。
我对那名黑衣人道:“请你去找船夫,以与昨夜货船行进差不多的速度行驶,并从调转船头后计算行进的时间。”
“是。”她抱拳离去。
“烦请你去帮我们烧一壶热水。”我又把渔夫支走。
陈子敬回转身来,侧着头看向我。
我对陈游之道:“大人,在货舱里所发现的遗漏盐迹,很少很少,用刷子才收集了一点,可是据推测藏盐有数百石。对不对?”
陈游之点头,道:“不错。”
我又问:“我一直在想,不应当如此。除非她们的盐是块状没有磨散开,或者是包装比较特殊,不容易散落,否则货舱里不应只有一点留存。”
陈游之思索片刻,赞同道:“很有道理。”
我转向陈子敬,说道:“货船昨夜一直被跟踪,若想藏盐不被发现,能争取到的时间并不多。想必大人也觉得她们落水一事有点蹊跷。”
陈子敬道:“确实可疑。她们多是在北地长大,不熟水性,被人设计落水没有发现,未必不可能。”
北地啊,我遥想了干涩的远方,回神继续道:“若船破是货船上黄衣人所为,说明她们知道有人跟踪。她们本可以下杀手……”我确信她们的确可以这么做。
“汤家主人被关在县衙,她们有所顾忌,不会轻易起正面冲突。”陈子敬分析道,“她们知道行踪暴露,破船是为争取时间,藏匿货物。在河上,短时间想要藏匿几百石盐,并不容易。”
我点头,继续说道:“两侧河岸要么一览无余,要么有高山屏蔽,搬运要么极易被发现,要么极难进行。但如果藏在水下,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水下?”陈游之讶异。
“不错。大人在船上发现抛载重物的痕迹,应当就是抛盐入水时留下的。如果她们是想毁灭证据,就不会留下这种痕迹。她们是赌我们不会想到这一点。按常理都知,盐颗粒极细易溶,一旦入水中,很快溶化。但若盐是块状,或有严密包装,放入水流较平缓之处,就相对不易溶了,至少速度会慢很多很多。”
“我们找不到盐,以为盐被散入水中,放弃寻找后,她们及时把盐拖出来,就神不知鬼不觉了蒙过了。”
“这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