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 页)
可怎样能阻止曾贻芬呢?
窦昭咬着指甲。
她发现,别说她现在是个小孩子,就算她是从前的济宁侯府的侯夫人,也一定没有办法!
窦昭非常的苦恼。
她问窦环昌:“你知道曾贻芬吗?”
窦环昌想了半天,歉意地摇头,困惑道:“你问这个人干什么?”
“我听爹爹说他很厉害,就想知道他是谁?”
“要不,我们去问问芝哥儿?”窦环昌腼腆地道:“他认识的人多,说不定听说过这个人!”
窦昭跟着窦环昌去了东窦。
大人们只当她是来串门的。
二太夫人和大伯母、三伯母、六伯母都赏了她很多好吃的。
窦环昌领她去了书房,让小厮去叫了窦启俊。
窦启俊穿着件粗布短褐,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
窦环昌骇然:“你又去做什么了?”
窦启俊嘿嘿地笑,提起桌边的凉水壶先给自己倒了杯水一饮而尽,这才道:“九叔,你别管我去干什么了,你只说你找我有什么事吧?”
窦环昌问他:“你知不知道曾贻芬这个人?”
窦启俊眼睛一亮,道:“你也知道曾贻芬吗?他是五叔祖父的师座,这个人很厉害,历经四朝,三起三落而不倒!他前些日子又被皇上招进了宫,如今做了首辅。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次五叔祖父要挪个地方了……”
窦昭苦笑。
王行宜,恐怕也要挪个地方了!
※
第三十章 选择
虽然重生,窦昭能影响的,也不过是身边的一些人和事,该来的还是会来。
四月中旬,一直跟着窦世枢在京都读书的窦文昌带回来了一封窦世枢的家书。
窦世枢在家书中不仅说了自己即将擢升吏部侍郎的事,还提到了王行宜的起复,并在信中很委婉地问起窦世英的婚事,说自己和王行宜是同科,曾贻芬被迫致仕,王行宜流放,自己这几年在京中的日子也很不好,窦世英的婚事若是还没有定下来,还是早点定下来的好。如今皇上年事已高,记性一日不如一日,前些日子和内阁集议,突然吩咐小太监宣早已过世五、六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陈冬来伺候笔墨。现在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是淞江的陈季舟,如果明年他主持会试,还请窦铎和窦世棋早早商议,是否让窦家有资格参加会试的子弟都去试一试。
窦铎接到这封信脸色大变,立刻写了封信给窦世棋,让窦文昌连夜赶往福州,他则带着窦世英去了东窦。
窦昭虽然不知道信的内容,但心里一直惦记着王行宜起复的事,祖父和父亲的异样立刻让她警觉起来,她打发身边的丫鬟歇下,只留下妥娘:“你去跟二门的婆子说一声,若是祖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