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四月二十日),太子司马衷(本年三十二岁)登基继位(二任惠帝),大赦,改年号(之前是太熙元年,之后是永熙元年)。尊皇后杨芷为皇太后,封太子妃贾南风当皇后。
8 杨骏入宫,住太极殿。司马炎的棺木从含章殿抬到太极殿,皇太后杨芷率后宫数千美女,出来哭别;而杨骏却不出殿门,由虎贲武士一百人,严密戒备。司马衷下诏,命最高监察长石鉴及中央军事总监(中护军)张劭,负责司马炎墓园工程(皇帝如果是无能之辈,无论是年幼、白痴,或权力被剥夺,“诏书”都另有主人。此时诏书,可称之为杨骏诏书;稍后则可称之为贾南风诏书)。
汝南王司马亮,畏惧杨骏的庞大势力,不敢进宫,只敢到最高指挥部(大司马府)门外哭祭,然后把大营撤出洛阳,在城外驻扎。上书晋帝司马衷,请准许他在丧事过后,再动身前往许昌任所。有人告诉杨骏:司马亮可能发动武装政变。杨骏大为恐慌,禀告他的皇太后女儿杨芷,教司马衷亲笔写诏,下令石鉴、张劭率领修建墓园的工兵部队,攻击司马亮。张劭是杨骏的外甥;接到圣旨,立即集结部众,并催促石鉴迅速出发。石鉴不认为司马亮会发动政变,拒绝行动。司马亮已得到消息,征求司法部长(廷尉)何勖的意见。何勖说:“而今,无论政府跟民间,都以你马首是瞻,你为什么不去攻击别人,反而怕被别人攻击?”司马亮胆小,不敢反应,连夜奔向许昌,才免掉一场变乱。杨骏的老弟杨济跟外甥、首都洛阳市长(河南尹)李斌,都劝杨骏把司马亮留下来,杨骏拒不接受。杨济对国务院左秘书长(尚书左丞)傅咸说:“我老哥如果征召司马亮回京(首都洛阳),自己辞职退避,杨家可能保全。”傅咸说:“皇帝家族跟皇后家族,和平共存,互相牵制,家国都会平安。只要征召司马亮回京,共同辅佐君王就够了,不必逃避责任!”杨济又命高级咨询官石崇,规劝杨骏。杨骏仍不接受。
9 五月十三日,把司马炎(世祖武皇帝)安葬峻阳陵。
10 杨骏知道自己没有美好的声望,打算仿效曹魏帝国二任帝(明帝)曹叡刚即位时的手段,对政府官员普遍加官晋爵,希望博取大家好感。左军将军傅祗写信给杨骏说:“从来没有君王刚死,臣属就论功行赏的怪事。”杨骏不理。傅祗是傅嘏的儿子(傅嘏,参考二三七年)。
二九○年 庚戌(2)
五月十八日,晋帝司马衷下诏:无论中央或地方,所有官员都擢升一级;参与治理丧事的则擢升二级。郡长级(二千石)以上官员,都晋封关中侯(没有采邑的爵位),免除田赋捐税一年。散骑侍从官(散骑常侍)石崇、散骑顾问官(散骑侍郎)何攀,联名上书,认为:“陛下(司马衷)在东宫当皇太子二十余年,而今继承帝位,所作的升官晋爵,幅度之广,远超过王朝建立之初和削平吴国(东吴帝国)之时,轻重厚薄,对比强烈。王朝政府,将传递千年万世,永远不衰,今天首先开此先例,势将作为后世的法则。如果所有爵位一律晋级,则几代之后,大家全都成了公爵侯爵,不复再有平民。”奏章呈上后,没有下文。
晋帝司马衷下诏(杨骏诏),擢升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杨骏当太傅(上三公之二)、总司令官(大都督),赐予诛杀专用铜斧(假黄钺),主管政府机要(录朝政),督导任免全体文武百官。傅咸对杨骏说:“闭口不言(谅闇)的守丧制度,早就不能实行。而今,圣上(司马衷)谦虚,把政府大权托付给你,天下人心不服,阁下面对这种局势,恐怕不容易承当。姬旦(周公)是伟大的圣人,还引起谣言,何况,圣上的年龄并不像当年姬诵(周王朝二任王成王)那么幼小(姬诵登基时才十二岁,司马衷本年已三十二岁)。我心里忖量,等到先帝(司马炎)的丧事过了之后,阁下最好审慎的考虑自己的进退。如果能够体会到我的忠心,就用不着我再多言。”杨骏不理。傅咸不断规劝,杨骏渐渐不胜其烦,打算把傅咸逐出中央,派到地方上担任郡长。李斌说:“如果贬谪正直的人,恐怕伤害你的声望。”杨骏才停止。杨济写信给傅咸,威胁说:“有一句谚语不晓得你知不知道:‘生个儿子是白痴,可以一辈子不吃官司。’其实,不吃官司谈何容易?恐怕你头破血流,所以先行通知。”傅咸复信说:“卫公(其人不详)有言:‘醇酒美女,杀人之多,远超过言行正直。’可是,死于醇酒美女,虽死也不后悔;却一味担心言行正直招来灾祸,只因为自己并不正直,只求苟且偷生,明哲保身。自古以来,凡是言行正直招来灾祸的,往往由于疾恶太深,反应太强,或者连自己都不敢肯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