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1/4 页)
�健G峁ひ瞪��本缦陆怠�
持续3年的严重缺粮危机,突出地影响到城市。由于“大跃进”以来,工矿企业从农村大量招工,城镇人口急速猛增,1960年比1957年增加3124万人,比1951年增加近1倍。一方面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又大为增加了票证供应的城镇人口,需要向农村多征购粮食才能养活,而粮食却严重匮乏。
1960年6月国务院财贸办给周恩来总理的内部报告,再也无法文过饰非,而不得不指出了实际危机:入夏以后,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大城市和工业区的粮食库存非常薄弱,北京只能供应7天,天津只能供应10天,上海已经几乎没有大米库存,辽宁省内10个城市只能供应8、9天。在最紧张的日子里,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的粮食库存,一共只剩几千万斤,平均每个居民分不到10斤。形势万分险恶。三大城市一旦发生断粮饥荒,后果不堪设想!
各省市天天向中央告急
如此严重的粮食危机,当时并没敢公开宣布,以免造成全国性的大恐慌,引发社会巨大###。周恩来的秘书李岩回忆:“各省市天天向中央告急,搞得总理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据粮食部门分析:京津沪辽主要城市第三季度预计销售亿斤,9月末比6月末急需补充周转的库存粮食为亿斤,共计亿斤。除掉京津沪辽本身征购亿斤外,其余的37亿斤必须依靠外省调入。需要供应出口的粮食至少亿斤。危机已经“火烧眉毛”,周恩来总理焦头烂额,只有向“粮仓”黑龙江省下达“死任务”调拨28亿斤粮食,后来又增加2亿斤。黑龙江省早已调出了不少口粮,做出了很大牺牲,再要多调出这2亿斤粮食,实在难度太大。领导干部仰天长叹:“这是硬从老百姓口中抢夺呀!”
1960年9、10月份,黑龙江省的粮食储备已超过“警戒线”,不得不按国家规定,把职工的粮票定量大幅度削减。机关干部减到每月大约20斤,二线工人减到30斤,油田钻井队等重体力(一线)劳动者,从50多斤减到40斤左右。副食品明显减少,肉食几乎没有供应。人们在冰天雪地里干活,体力消耗比夏秋更多,体质明显下降。许多职工挤出微薄的工资去买高价饼干、高价糖果吃,有的饿急了,跑到冰土地里捡拾冻白菜帮子、甜菜叶子来糊口。
据干部汇报的材料:“自1960年起,职工粮食定量陆续减低,大多数职工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甚至变卖家私,到自由市场换粮食填肚子。有42 % 的人卖过衣物,有的家庭3床被子卖掉1床,甚至卖掉2床。”职工的随身物品是有限的,变卖过一两次就再没有什么了。许多职工饿得不行,就靠喝点盐水、酱油汤,勉强坚持上班。
国家实在负担不起
1961年,《人民日报》机关食堂限制每人一天两顿,中午不供应;到晚饭只准买一小碗有油炒的素菜(碗很小),想吃第二个菜,只能买无油菜。几个月吃不上肉。
1962年的粮食产量由1957年的3900亿斤,降到3200亿斤,还不及1952年的水平。全国平均每人原粮只500斤,加工去皮以后只剩下400多斤,还要工业用粮,还要留种子、饲料,差得太多了。油料跌得更惨,从1957年的万吨,1962年跌到200万吨,跌了一半。棉花也跌了一半多。真是困难极了!各个部门的职工碰到一起就讲吃。山西省的一位领导曾批评这种现象,说是没出息。但是人们因为缺吃,还是没完没了的讲吃。
灾荒时期全国尽量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因为国家负担不起凭票证供应的粮油、副食品。6千万职工下农村2千万人,称为“六二压”。这些人后来一直要求返回城里来。
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减少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600万人,吃商品粮(按粮票计划供应)的人口减少2800万人。这是把城里饥饿的“口”送到农村去,更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三年内,全国农村每年饿死一两千万人。
职工实际收入急剧下降
物价变化取决于社会物资供应的状况。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产品供求关系经常是匮乏的,物价就上涨。1957年,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工农业产品总额增加,打下了1958年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颁布了农业发展40条纲要,调动了人民生产热情。尽管“大跃进”出现了若干“浮夸风”,但经过以后核实的统计数字,1958年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一年,各项生产建设指标都比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