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孤高冷傲郭奉孝,却因杯酒折了腰(第1/1 页)
荀彧与郭嘉沉默良久。 最终,荀彧面色严肃的看向董宁。 “将军之志,我已明了。” “在下有一问,想问公子,不知公子可否为我作答?” 荀彧看着董宁,神色郑重的问道。 见到荀彧认真的目光,董宁知道,荀彧的最后一个考验来了。 这个年代,君主选择贤臣。 同样的,贤臣也挑选君主。 “但讲无妨!” 董宁右手前伸,平摊于前道。 “在公子心中,忠字的含义如何解读?” 荀彧神色严肃的问道。 忠! 这个字贯穿了整个华夏历史。 无数忠臣义士名留史册,哪怕是在现代,也有无数的大好男儿为这个字而慷慨赴死。 忠,一直是华夏民族的美德之一。 正所谓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十个字几乎每一个华夏人的心中都有。 哪怕再混账的的一个人,他也总会占据那么一个字。 而荀彧此时发问,自然是有其深意的。 “忠字如何书写,那么在我心中,它便如何解答。” 董宁没有迟疑,将心中的回答说了出来。 听到董宁如此说,荀彧心中大为失望。 因为他听懂了,董宁并不是一个忠臣,因为忠臣不会遵循本心,而是会尽忠臣之所能。 就在他准备送客之时,董宁接下来的话让他迟疑了。 “那不知,先生对于天字如何做解?” 董宁神色平静地问道。 天? 荀彧没有思考过,因为这个字算是文字里面最容易书写的一个字之一了。 正因为没有思考过,所以当董宁问出此字后,荀彧一时间没有回过味来。 “天,乃两横一人,人的头顶之上,顶着苍天。” “那么先生觉得,人,重要否?” 听到董宁的再次提问,荀彧一时间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明白了,明白董宁的内心,也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董宁的心里,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天下的人。 或者说,在他心中,他最在乎的是天下的百姓,而不是宫中的那位皇帝。 这样的人,你说他是不忠不义之人? 不,他的忠义在于千千万万的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君。 “我可以跟你而去,若是有朝一日,你我之道冲突,我必不会再献一策,且你不能逼我。” 良久,经过沉思之后的荀彧神色无比郑重的说道。 在他看来,董宁的道与他的道,目前并不冲突。 董宁忠天下之人,而自己所忠的乃是天下。 若是有朝一日,大汉的皇帝是一个明君、圣君,天下因此海晏河清,那么董宁的道便会与他的道完全相合。 “当然,若非自愿,所出计策我也不敢用啊。” 董宁半开玩笑地说道。 “呵呵呵!” 听到这句话,众人都从刚刚紧张的气氛中抽离出来,纷纷面露笑意。 “阁下听了这么久,还不知姓名?” 董宁看着一旁傻笑的郭嘉,问道。 “区区一闲人,不足道耳。” 郭嘉连忙收起笑脸,装作一副我还没玩够,我还不想出仕的模样。 “主公,此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是我之好友,才识超群,足智多谋。” 荀彧面带笑意的在一旁介绍道。 而听到他如此说,郭嘉的脸色都变了。 听听,这才多长时间啊,主公都叫上了。 他没想到,好基友荀彧竟然卖自己。 你自己打算出仕也就罢了,还得搭上一个郭奉孝。 “原来你就是郭嘉?” “那还是算了吧。” 闻言,董宁略作惊讶之态,随后如避瘟神一般摆手。 这种情形,让郭嘉面子挂不住了。 你邀请我,我不去,那是我驳你面子,那代表着我孤傲。 但是你这是什么意思? 知道我的名字反而如避瘟神一般? 不行,必须得讨个说法,不然这以后会让人误会的。 “哼,将军这是何意?” “我郭奉孝运筹帷幄虽比不得文若,但论奇谋献计,文若也未必能够强的过我!” 郭嘉一脸不满地冷哼道。 这副模样,像极了受气的孩子。 “呵呵,这刚一进颍川啊,就听到坊间传闻,郭奉孝长期流连于烟花之地,但是这酒钱却从不在自己的腰包里出。” “文若,奉孝的嫖资不是你出的吧?” 董宁语气玩味,半开玩笑地问道。 “我!” 郭嘉一时语塞,也没有什么辩驳的余地。 毕竟人家说的确实是对的,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 老郭家传到他这一代,不,是传到他爷爷那一代就已经落魄了。 等到他出生的这个时候,家里常年都揭不开锅。 这也幸好,家中藏书并没有因为贫穷而变卖。 不然的话,郭嘉也就没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郭嘉,你说文若这一走,你以后该怎么吃喝啊?” 见到郭嘉憋得脸色通红,董宁不由打趣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