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你过来呀!(第1/2 页)
平乱初年(初平四年),九月初一,大赵皇帝赵天亮御驾亲征,左将军张辽、国土部长董源随军出征,右将军高顺留守本土,以防外敌。
此次开疆拓土的战役赵天亮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暂不打县城,只取大赵国土所在的谷远县内的各个坞堡村庄。
正常的战争,一般都是占领战略要地,然后招降各地官员,只是这种常规的侵略模式对于如今的大赵明显不适合。
首先,如今的大赵在人家眼里屁大点势力,既无大义又无实力,过家家一般,就算赵天亮占领了上党郡内的重要关卡,人家也是不会配合自己投降的。
其次,就凭赵天亮在大赵内实行的各种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那些深受封建利益的官员又怎会甘心屈服?
最重要的是,赵天亮现在没有充足的人手接管县城,手底下就那么几个歪瓜裂枣般的文人,如何运转整个县衙?虽说对于县衙内的官吏也有自己的一套收服办法,可没有足够的势力镇着,那帮贼精的家伙就算再动心,又怎会轻易答应赵天亮?
所以与其现在大耗精力去攻打、治理县城,跟那些官吏玩政治游戏,不如从最基层的坞堡、村庄着手,将自己的触手直接伸到最基层,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再去攻打县城,很多事情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陛下,咱们就带一百人出征,是不是有点少了?”大军开拔,董源骑马跟在赵天亮身侧,瞅了瞅身后步行跟随的一百步兵,悄声问道。
“这可是咱们大赵五分之一的兵力,十分之一的人口,董部长,你居然认为少?”赵天亮一副惊讶的样子看着董源。
“可...诺.....”看着身旁陛下毫不作伪的表情,董源嗫嚅。
‘可您总共也就五百兵力,就算全带出来也不多啊!’这话董源实在说不出口。
“哈哈,大哥,你就别戏弄咱们的董大人了,董大人,把你所有的担心都放进肚子里,咱们陛下是怎么打下咱们大赵的你不会不知道吧?此次出征,对手不过区区坞堡,就算再厉害,在咱们陛下面前也不过尔尔,你只要安排好自己的土改工作队就好,别到时候,你的土改工作没跟上咱们军队推进的速度,那可就有意思了!”听到两人谈话,张辽在另一侧低笑道。
一个是陛下,一个是大将军,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董源还能说什么?
陛下的强大,早已传遍整个大赵,只是董源毕竟没有亲眼所见,自从那日攻占刘家庄后,陛下也没再大显神威,所以一直心里很没谱儿。
传言太神,作为读书人的董源实在有点不太敢相信,不过既然身为陛下结拜兄弟的张将军都这么说了,董源的心也稍稍放了下来,也许真的是自己少见多怪、杞人忧天了!
战争整整持续了一个月,赵天亮带着自己的一百大军,攻城拔寨,无往不利,气势如虹,一路下来,大赵国的国土和人口整整翻了二十多倍。
并州境内的村庄与中原以及南方的村庄稍有不同,这里因为常年有胡人掠边,几乎所有村庄都是坞堡的形式,百姓依附豪强大族,托庇坞堡,从而避祸异族。
若换了常人,可谓处处钉子,不好下口,不过这种情形却正合赵天亮的胃口。
正如张辽所言,防御再强的坞堡,在赵天亮面前也都是豆腐渣工程。
沿途所过,赵天亮冲锋在前,破城擒敌不过瞬间,很多时候,战争从开始到结束不过一盏酒的时间,至于后面的一百军队做的最多的就是一些收尾打扫战场的工作,最激烈的几次,也不过是与少数顽抗份子的战斗,就这还是赵天亮为了锻炼队伍,袖手旁观的缘故。
每破一地,赵天亮都会仿照在赵家堡的行为,演讲宣誓,然后董源的土改工作队立马实践自己的诺言,分地减赋,甚至有的穷困坞堡,赵天亮直接开仓放粮。
无论是基于现在已经到手的实际利益还是出于对未来的期望,总而言之,赵天亮所过之处,虽然没有主动投降的,可攻破坞堡后,却能快速聚拢人心,声望极高。
当然该做的准备还是要有的,为了防止意外,每攻破一座坞堡,赵天亮都会将坞堡内的庄丁编入自己的军队,带着他们一起去攻打下一座坞堡。
不但减少了潜在的隐患,这些随军出征的庄丁也算经受了战争的洗礼,算是上佳兵源,而且随着不断获胜他们会获得相当的奖赏,到时候这些见证自己强大的庄丁们捧着战利品回家,赵天亮的声望必然会再次大幅提升,大赵的民心也将彻底稳固。
一个月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