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什么”
颜秉初瞪了她一眼,道:“不是还没说完呢”
杜瑶点点头:“你说,你说。”
“我们先备着,看他回来认错的态度如何,如果够诚意,我们就把新书本给他,若还是从前那个样子呢,我们就不给他,反正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弄没的。”颜秉初说完,扬着眉毛看杜瑶;“这样解气了吧”
“解什么气揍他一顿才解气呢”颜秉君显然对冯子安极为不顺眼。
杜瑶点点头,一副极是赞同的样子。
颜秉初没好气地道:“揍他一顿?你们也等着被禁学三个月吧”又转向吴飞道:“你说怎么样?”
吴飞摇摇头:“我没意见。”
“那就这么说定了。”
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起身准备回家了。
陈俊将一行人又送到门口。
来接吴飞的是一个瘦弱的清秀妇人,吴飞长得同她很像,她一直等在门口,掀着马车帘子张望着。一见到吴飞的身影,立刻扶着小丫鬟下了马车,将吴飞抱在怀里,细细打量。
杜瑶轻声问:“这是谁?”
颜秉初也轻声回道:“不知道,看样子,像他**。”
杜瑶陡然对那妇人就生出一丝好感,上前甜甜叫了一声“夫人”。
那妇人显然没料到会有一个小女孩叫她,显得有些紧张,她微微冲杜瑶点着头,又扫了不远处的颜秉初姐弟两人一眼。
吴飞轻声道:“这是我娘。”
杜瑶点点头,又曲膝一礼。那妇人忙的还礼。
杜瑶便有些微微不解起来。
身旁立着的丫鬟提醒道:“小夫人,该回去了。”
那妇人急忙应是,牵了吴飞的手,上了马车。
剩下的三个人也互相告了别,家去了。
隔天,去上学时,颜秉初嘱咐将昨天几个人描述给宋先生听了一遍。宋先生留意着,果然将那几个又来找麻烦的男生给揪个正着,回家禁足去了。
***
日子说快也快,一下子滑到腊月半,州学放了假让学子们回家过年去。
颜秉初又拾起了针线,自从上了州学,她都没有好好碰过。
林嬷嬷在一旁仔细地瞅着,不时指点几声。
屋内角落支着四个烧得旺旺的炭盆子,暖和如春。颜秉初侧耳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放下花绷子,扭了扭有些酸痛的脖子。
林嬷嬷见了,伸手帮她轻轻按摩着,道:“姑娘是不是累了?下来在屋里走几步?”
颜秉初伸了个懒腰,摇摇头,她翻翻手中的针线篮子,看着几幅花样,想了想,问道:“嬷嬷,我想给刚出生的小孩子做衣服,你说绣什么花样好?”
林嬷嬷仔细想了想问道:“姑娘是要给小侄儿做?”
颜秉初点点头。
林嬷嬷就笑了起来:“大少奶奶算算日子是在五月中,都过了端午,天气都热了。姑娘做的小衣服必定是贴身穿的,哪能绣花小孩子的皮肤可不禁磨。”
颜秉初错愕地抚了抚手中的绣花,原来小孩子的皮肤这么嫩
“不如,嬷嬷教你做鞋?做几双虎头鞋,又好看,又辟邪。”林嬷嬷出主意道,“嬷嬷听人讲姑姑是要给侄子做三双虎头鞋的。有句俗语说‘头双蓝,二双红,二双紫落成。’”
颜秉初眼睛亮亮地望着林嬷嬷。林嬷嬷慈爱地看着她,抚着她的头发慢慢讲虎头鞋的风俗故事,一旁的缀幽也放下针线听得入神。
缀幽笑着说道:“嬷嬷懂得可真多。”
林嬷嬷笑道:“我当了那么多年绣娘,各地的风俗都听过一些,你小小年纪,一直呆在府里,哪里听过这些故事。”
缀幽笑着称是。
几人边说笑又做了一会儿针线,天色有点暗了,掌了灯,林嬷嬷就不许颜秉初再做针线。
过了一会儿,到了请安的时候,便披了大氅,去徐氏的院子。
晚间,颜秉初洗了澡,披着一头湿发,只穿着小短袄和一条青绸裤子,光着两只小脚丫,盘腿坐在床上看书。
林嬷嬷进来看到,急忙上前,拽着被子,盖在颜秉初腿上,又伸出手在被内摸了摸她的脚,冰冰凉的,不禁有些生气:“姑娘真是的也不看现在是什么天”
颜秉初伸着手拉拉林嬷嬷的衣襟,笑道:“嬷嬷,不碍的,屋里燃着炭呢”
林嬷嬷不依她,将被子给她盖仔细了,又看着她喝了一杯热水,将脚暖和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