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有时去观摩别人的演出,晚上时常在富社露演以念做为主的剧目,如《审头刺汤》、《天雷报》、《九更天》等。
20世纪20年代京城里的戏班可谓“诸侯”林立,名家辈出,京班大戏开始步入鼎盛时期。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谓之剧界“三大贤”。当时北京是北洋政府的首都,名门望族自办的堂会成为达官贵人之间重要的交际活动。在前清时期,堂会多在王公贵族的府第里举办。像中堂、尚书这一级别的高级官员,一年当中也就办一两次堂会,以免招摇。可进入民国后,官吏之间互相攀比,腐败之风甚嚣尘上,有时一个普通的科长也要办堂会。堂会价钱也从清末每场二三百元大洋,上涨到民国初年的一千元;1917年前后,每场堂会开销高达五六千元;到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逃离北京之前,堂会开销一般要七千元大洋左右。
堂会的盛行和高额的出场费,给当红艺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营业戏的戏份还是比较少的,当红艺人的收入主要来自堂会,收入最多的当数“伶界大王”谭鑫培。有一次“老夫子”陈德霖给他送去四百大洋的报酬时,“谭贝勒”还说:“别要太多了,以后人家不敢请咱们了。”其时陈德霖已经另外付了三百大洋给他的家人,谭家人多开销大,实收大洋七百元。谭故去后,“三大贤”的堂会收入普遍在每场六百至八百元。如果哪家的堂会没有请这三位,这个堂会就不够档次,主人也就没有了面子。可以说,“三大贤”在20世纪20年代,是京剧步入鼎盛时期经济利益的最大受益者。当时一袋白面(44斤装)的售价为两块大洋,一个女佣的月薪三至五元。而绣一件京剧演出的“蟒袍”服装要价却高达几十元。
第一章 学艺生涯(9)
这时的马连良还只是一个初露头角的青年演员,还没有“挣大钱”的机会。为了给自己多置几身行头,每天还要节衣缩食地过日子。一天他散戏后回家,只见弟弟连贵正坐在大门的门槛上发愣,手托着下巴喃喃自语:“哥哥唉,您快回来吧。哥哥唉,就等您往家拿钱哪。”马连良明白,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一边拉起弟弟,一边安慰地说:“兄弟别担心,有哥哥我哪。”马连良知道自己肩上的分量,他要负担起这个家。
马连良的勤奋好学是业界公认的,为了能观摩到余叔岩的戏,他有时下午就揣上两个馒头提前跑到戏园子一个角落“猫”起来,怕被人家发现说“捋叶子”,偷艺。行话有“宁舍十亩地,不舍一出戏”之说。余叔岩调嗓子时间多在午夜时分,为了向余学习《珠帘案》,马曾去余宅的墙外,从夜里两点站到五点,听他调这出戏。马连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重点观摩余派剧目的基础上,还观看其他老生名家的剧目,如孙菊仙、叶慧宝、王凤卿、谭小培、刘景然、王又宸、高庆奎等。他认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在前辈大家身上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同时还要避开他们的锋芒,独辟蹊径,有所发展,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除了看戏,马连良最爱去的地方就是位于大马神庙的王瑶卿家。戏班里的人都爱到王家请教,听王发表艺术见解。当时梨园界对前辈王瑶卿有“通天教主”之美誉,青年演员多愿意让他指点迷津,王家俨然成了“京剧沙龙”。王曾傍老谭演剧多年,对其剧目颇有心得。后因嗓音不济,演出渐少,逐步淡出,其间马连良曾多次登门求教。论及马连良之艺术走向,王先生认为,应该走贾洪林先生的路子,即唱、念、做并重的戏路。王先生认为,马连良目前嗓子正在变声期,演这种类型的戏既可保护嗓子,又能保障生计。
贾洪林是老谭的得意门生,与师父同在“同庆班”中,为老谭唱配角。有时老谭不愿唱的戏,就由贾来代演,台底下并无异议。贾后期因中气不足,在唱上难以施展,于是将其创作的力量集中于念、做方面。经常得到满堂彩,有“梨园鬼才”之称。马连良坐科时曾有幸与谭、贾二位老前辈同台演出《朱砂痣》,贾在演到“病鬼”吴惠泉见到突然返家的妻子姜氏时,一边演唱一边做戏。当唱到“你是人你是鬼快说端详”时,人往后退,丢拐杖,甩髯口,右手扶桌边,左手向前“抖指”,浑身哆嗦,把剧中人当时惊悚、惶恐的心情以及体虚多病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同活见鬼一般。这种高超的演技对幼小的马连良产生了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从此在科里以模仿贾洪林著称,有“小贾洪林”之绰号,马连良当时也确实视贾先生为自己艺术上的偶像。当时相片是稀罕之物,贾先生的剧照也不多,马连良曾觅得民国初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