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奶常常对自己的孩子很“小气”,而对爷爷的学生非常大方。只要学生有困难,她总是倾囊相助。改革开放以后,五叔想“借”奶奶的钱出国进修,以后再还,奶奶不愿意。但是她同时又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捐给了云南大学,以奖励云南大学的优秀学生。
说起来,奶奶正是受爷爷多年的影响,才这样做的。爷爷对自己的孩子非常严厉,孩子们有什么困难,他不愿利用关系帮助他们,总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爸爸考大学时,他回避得远远的;回云南后,他又动员爸爸从待遇很高、生活舒服的昆明到偏僻的矿山去。相反,对学生,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只要爷爷发现一个科学人才,他就会利用一切关系,使这个人才得到机会,施展才华。大家最熟悉的是华罗庚。但是除了华罗庚,还有许多学生也是在爷爷的关心下,走上了科学道路。
从云南方言学堂出来的留学生(5)
在抗日战争中,云南大学的教育经费有限,爷爷希望把云南大学办成一个“培养建设新国家人才及培养西南新文化人才”的国内知名大学。他为云南大学写了校歌,这首歌曲表现了他的科学救国的思想:
太华巍巍,拔海千寻;
滇池淼淼,万山为襟。
卓哉吾校,其与同高深。
北极低悬赤道近,
节候宜物复宜人。
四时读书好,
探研境界更无垠。
努力求新,以作我民;
努力求真,文明允臻。
以作我民,文明允臻。
为了省一点教育经费,爷爷把自己的工资压到最低,同时兼了许多的课。总之,他尽了自己的全力,做了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这一段经历的前一部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爷爷积极支持抗日,这是没有异议的。关于这些,云南大学的校志里有当时的记载,云南的省志里也有记载,在这里不再重复,只抄下爷爷对这一段时间的回忆:
抗战前夕 校政一新
同人淬砺 夜寐夙兴
赀虽不裕 实具精神
称于父老 社会同情
热心团体 支助綦殷
特开讲座 优礼时贤
力增设备 兼利教研
良师荟集 学子莘莘
门墙之内 朝气充盈
同人相议 喜色欣欣
期于学术 蔚成中心
群谋规划 益著辛勤
广求助力 卒罕知音
复叹倭邻 凶焰弗戢
嵯峨黉宫 惨遭轰袭
疏散西东 避居乡邑
粗粝弭饥 庙观设席
弦诵依然 自强不息
惟睹时艰 良深忧戚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各大学纷纷迁回北平。爷爷为了云南的教育事业留在了云南,并且希望各个学校动员一批年轻有志的学生,留在云南。这些年轻有志的学生后来成为云南教育的骨干,担任了云南各大专院校的领导。
在“*”中,有争执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期,“造反派”要爷爷交代他在这一个时期的“反动”行为。我对爷爷说:“你应该写写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不要去迎合‘造反派’的想法。写的东西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相信总有一天人民会理解你的。”
爷爷对我讲起在云南大学这一段时间的想法时说,对于他担任云南大学校长,他的内心其实并不是很喜欢。从他的喜好来说,他比较喜欢数学研究,不喜欢行政工作,更不喜欢政治。他对我说:“在云南大学工作的这几年,我浪费了不少时间去做行政工作,去管理经费,使我的研究工作也停止下来。”因为当时大学校长必须参加国民党,爷爷更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参加,所以一离开云南大学,他就不与国民党来往,并且自己在党派一栏中写上“无党派人士”或者“*人士”,声称与党派无联系。
但是在抗战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开始了内战,不管爷爷自己愿不愿意,他还是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政治。在内战期间,在云南大学学习的五叔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中学生的小叔叔也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青年同盟。
爷爷说,他当时的处境是十分为难的,他觉得要保护学生,让学生有条件学习。他希望学生们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不要去管政治,安心读书。当然,他也理解年轻人爱国的想法。他希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