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港至上海的电报已接通,虽计字收费价格昂贵,在浙江任幕僚的三弟郭仑焘却不惜重资给他拍来一份电报:据可靠消息,朝廷已有撤刘锡鸿驻德钦差、而让李凤苞署理的任命。原来三弟已从家书中获悉刘锡鸿与大哥反目成仇之事,对刘恩将仇报的行为十分愤慨。得此消息,便急不可耐要告知大哥。
他阅电后,先是狂喜,随后却疑窦丛生……他先是以为自己的弹劾奏章已为朝廷接受,刘锡鸿不堪正使之任。但细细一算日子,朝廷作此决定之日,还在自己提起弹劾之前,那么,此举似无来由。他也不想和别人交换看法,只存在心里。这是必须要由他独自来承担的忧烦。
光绪三年十月九日(1877 年11 月13 日),刘锡鸿由英国前往德国,出任驻德公使。从此郭刘二人再没有见过面。与他辞去公使隐居乡下不同,从德国回到京城以后,刘锡鸿继续担任光禄寺少卿之职。半年平静的生活使刘心有所不甘,光绪五年八月十八日(1879 年10 月3 日),刘就自己在英德期间考察炮台的情况写成《访求筑造炮台模式折》上奏。
尽管算在清流阵营中的刘一再上奏,希望得到军机和总署大臣的赏识,但恭亲王奕䜣对刘锡鸿较为厌恶,加上李鸿章暗中作梗,刘并没有得到提升。直至光绪六年正月初八(1880 年2 月17 日),李鸿藻三年守制期满,官复原职,仍担任军机大臣,这才给刘带来了新的希望。果然,光绪六年十月,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等任满,在总署保举使臣的名单中,刘又成了出使大臣的后备人选。② 另外,在十一月初五公布的应升顺天府丞人员名单中,也有光禄寺少卿刘锡鸿。③ 但刘最终没有入选,而是在十二月初二奉旨,补授通政使司参议。④
光禄寺少卿和通政使司参议都是正五品,刘对这一任命自然是不满意的,况且这时他已接近60 岁,担任通政使司参议对他而言,即意味着他的仕途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令刘十分沮丧。也许刘认定其出使以来种种不顺都是由于李鸿章从中作梗,于是,按捺不住一腔的怒火,把矛头对准了李鸿章,结果是以卵击石。
他奉命出使英国,与副使刘锡鸿无谓争斗,终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不久,借病还家。这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似乎并不使人感到意外,两人在仕途和出使业绩上都受到了致命的损伤,甚至使洋务活动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对此,二人却义无反顾,谁也没有留下懊悔的文字,到后来争的倒是中国文人那股〃意气〃。他的挫折虽然是个人的,但其个人的艰难而饱受挫折的走向世界的历程也折射出了这个古老大国走向世界的艰难。这种难以说清道明的个人恩怨,实际上就是清王朝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缩影。正式遣使的事在朝廷上下轰轰烈烈地争吵着,其激烈的程度和牛头不对马嘴的辩论最终导致一批气宇轩昂的〃爱国英雄〃末了丢官罢职,从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使西纪程》引火烧身,死后9年仍有人欲〃开棺鞭尸〃
在他到英国不久,便将赴英途中的见闻,掺入个人的感想,写成了《使西纪程》一书,寄送总理衙门。书中斥责了中国士大夫的守旧固陋,虚骄自大,字里行间不乏对英伦的溢美之辞,说道:〃彼土人才实胜中国,为能养之而使尽其学,用之而使尽其职〃。在给友人翁同龢的信件中他写道:〃西洋立国,政教修明,自有本末,与历史上的夷狄,情形绝异。〃这些言论深深刺痛了那班冬烘先生。同时,他对那些只知西洋〃坚船利炮〃的洋务派也不无讥讽地批评道:〃知有兵事,然而不知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政,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在他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学习西方的〃本〃,而不是洋务派强调的〃末〃。他说:〃故夫政教之及人本也;防边,末也。〃〃知其本而后可以论事之当否,知其末而后可以计利之盈绌。〃①认为学习西方的〃本〃是立国之基,学习其〃末〃则是谋富强之术。由此他主张取法于西方之政教,终为保守势力所不容,在李鸿藻等人的鼓动下,一道〃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的奏章,参劾他,在一片*声中,清政府下令销毁《使西纪程》字版,禁止刊行。
时代的先行者在于不仅能看到事物,而且能预先察觉、感知和激发事物。而在那样的一个文化境遇中,他的预先察觉和感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孤寂和悲哀。他倡导的〃以通商为本〃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以〃政教为本〃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均遭到了来自朝野上下的百般非议。他在《条议海防事宜》一疏中论述,只有使政教深入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