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经济地理特色,理论联系实际才是理解悖论的王道。
筷子vs刀叉,米饭vs面包,旗袍vs西装,茶叶vs咖啡,春节vs圣诞,东西方的差异可谓无处不在,光影世界和经济世界自然也不会例外。光影世界里,能体现东西差异的,应该有1994年法国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及2010年韩国的《孤胆特工》(也有人戏称其为“这个大叔不太冷”)。除了雷同的剧情,两部电影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有一个少年老成、精明却不失可爱的小女孩当女主角;它们都有一个颓废寡言、暴力但不失温情的老男人当男主角;而且,它们、她们和他们都非常成功。这两部电影虽然都堪称暴力美学的经典,但本质却截然不同。简单地说,《这个杀手不太冷》是部看似轻松的悲剧,《孤胆特工》却是部情节紧张的喜剧。实际上,相似只是表象,两部影片深层折射了东西方在历史沿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差异:西方社会讲究法制与秩序,所以手上沾满鲜血的让雷诺竭尽全力却还是难逃一死;东方社会讲究情理与包容,所以以暴制暴的元斌最后还是得到了生命和灵魂的双重救赎。
如果说东西差异在光影世界里的体现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那么其在经济世界的体现则是“这个定理不太准”。正如泰戈尔所言:“真理是无限的,无限的单一在无限的众多之中显示出来。”经济学是一门百花齐放的社会科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观点大相径庭的经济学派轮流支配着主流的方向。在经济学蜿蜒前行的道路上,一些经济学“定理”的存在标明了争论后共识的路标。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有些在西方经济世界行之有效的“定理”在中国却有些水土不服,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悖论。
奥肯定理(OkunsLaw)就是一个例子。美国著名的凯恩斯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但中国经济增长在保持强劲势头的同时,却没能实现就业率的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甚至在较长时间序列上表现出了反常的正比关系。
对悖论的解释不外乎三种逻辑:第一种逻辑着眼于失业率的特殊性分析,强调了中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多种原因,以及这些原因与经济增长之间较低的关联性。第二种逻辑着眼于经济增长的特殊性分析,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对就业的较弱支持性中寻求悖论的解释。第三种逻辑着眼于对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这两种经济变量都有影响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指出了政府行为在悖论形成中的作用。
先看第一种逻辑,中国失业率的特殊性分析。一说到中国的失业率,数字失真一直是个热点话题,理论界一般认为,中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作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估了失业水平,中国实际失业率应该在10%以上。其实,数字失真对于奥肯定理的失效影响不大,因为就算真实失业是高于官方数字的,那也只能增强对奥肯定理的偏离程度而已。因此,数字失真并不能给悖论提供解释,能够解释悖论的,是中国失业的构成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失业构成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滞存了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就业机会的减少,每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就在千万以上,而城镇化建设的滞后更加重了就业负担,经济增长一方面对这部分失业构成的正面影响较小,另一方面也无法遏制源头的失业创造,因此,这部分失业表现出与经济增长极低的相关性。二是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就业牺牲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减人增效”为手段,在带来经济增长率提升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的下岗人口,因此,经济增长与经济体制改革创造的失业构成表现出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这是悖论产生的重要原因。三是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高失业,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显示出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趋势,而科技的进步使得中国高科技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无论是资本密集型还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相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吸收就业能力都有显著不足,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却较强,因此,产业结构向高边际经济收益、低边际劳动成本行业的转变,是造就中国奥肯悖论的重要原因。上述三大特殊性使得中国的失业不是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