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有相公的艺伎会受到特别的资助,当然这些钱在艺伎年限以内,也都进了艺伎馆老板娘的腰包。走红的艺伎,时常有高额的收入,有没有相公都无所谓,但不那么走红的艺伎,有了相公就能维持生活。但实际上,越是走红的艺伎,可能有好几个相公,相公多表明艺伎的人气旺。当然,艺伎和相公的模拟婚姻、模拟家庭,仅仅是模拟而已,并不为社会承认,也不受法律保护,甚至外界全然不晓。在艺伎圈里,对相公都用绰号称呼,而且决不会对外人说谁当了相公。相公和艺伎的模拟夫妻关系,有可能维持几年,也有可能只几个月就分手。也有的相公替艺伎赎身,正式娶来做二房的。能脱离花柳界成为有钱人的二房,算是艺伎功德圆满的一大喜事,但对大部分艺伎来说,并没有这么幸运,即使有幸成为二房,也有可能被人抛弃,再操旧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艺伎——日本文化的宠儿(1)
艺伎,就是要把自己温柔成一杯水,一瓣花,在男人的世界里展现自己的风采,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画上美丽的一笔。
职业的艺伎,本非日本所特有。中国唐宋时期的官伎,以及朝鲜的伎生,和日本的艺伎都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大部分民族的历史上,在近代以前基本上完成了歌舞演艺和性产业的分离,性产业退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日本的艺伎,仿佛是一种活的古代文物,一直延续到现代,而且艺伎本身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载体,已经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相比于其他所有的民族,这种现象是日本所独有的。
艺伎和普通的职业不同,它有着更加鲜明的特征。从歌舞弹琴的角度看,艺伎和职业艺术演员不同,她们一般只是在酒席上表演一些歌舞小品,而且主要是为异性服务。从侍酒赔笑的角度看,她们又不同于服务员,不仅仅是端茶斟酒,她们还陪同客人聊天,使客人在闲聊中得到某种满足。另一方面,艺伎也不同于妓女,妓女是以出卖身体而得到回报,而艺伎原则上是卖艺不卖身。
日本自1958年实施《防止卖春法》后,法律上禁止卖淫,但艺伎不在禁止之列,可以公开营业。不过原则毕竟是原则,现实却又未必如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艺伎的职业性质也不尽相同。在二战前,艺伎给人们的印象,正像“艺伎”这一名称所显示的,是艺和伎的结合。她们为客人歌舞弹唱,端菜斟酒,陪酒聊天,并且显示美丽气质,这些都是她们需要基本做到的。然而,迫于当时的社会情势,也有很多的艺伎出卖色相。早期研究艺伎的日本人矢野恒太曾做过统计,在二战前的日本,不出卖色相的艺伎不足1/20。
但是,艺伎和普通的妓女还是不同的,区别并不仅仅是因为艺伎以歌舞琴艺为表达方式,而妓女只是出卖肉体。艺伎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艺伎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在于满足异性的精神欲望,而不是简单的肉欲需求。这也就是矢野恒太所说的“显示美丽气质”的缘由,向客人展示符合想像中理想女性的风貌。矢野恒太认为,这种美丽不仅要求艺伎的服饰得体,浓淡得度,而且要求一种整体的氛围,如整个房间要求纤尘不染,在墙上挂起高古雅致的挂轴,古朴的花瓶中插上造型别致的插花,营造一种情趣。
甚至可以这样说,艺伎就是和顾客进行“模拟恋爱”。这是一种精神恋爱,是一种以精神为主的异性间的满足。这种精神恋爱能超越肉体的满足,在精神恋爱的世界中是排斥肉欲的,至少肉体欲望不是主要的。
当然,在任何社会中,真正的感情是不可能作为商品来交易的,日本也不例外。艺伎所提供的只是一种虚拟的感情,或者说是一种感情游戏。问题是如何看待这种感情游戏,在这种游戏中能否得到感情上的满足。如果不能提供感情上的满足,艺伎这一职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一般来说,感情首先要求真实,人们很难从虚假的情意中得到满足。这大概就是艺伎这种职业在其他国家难以生存的原因之一。倘或由此推导,认为日本人喜欢虚情假意,未免厚诬太甚。艺伎这一职业的背后,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和日本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
日本的地理位置处于“文明圈”的边缘地带,历史上长期处于强势文化的笼罩之下,不断地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得不吸取糅合外来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实效、不求甚解的思维习惯,不善于追究事物的本原性,满足于外在的形式,以形式的相似来求得文明中心圈的认同。作为一种原创性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要在短期内吸收外来的原创性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