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页)
葫芦,~器的制作工艺水平渐趋衰落,嘉庆、道光朝的宫廷~器制作已经远不及康乾时代之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唐风手中的这个莲瓣六棱盘在材质上稍逊一筹,这也是雅致古玩店将它归于普通~器的原因。
~器的款识一般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用途款,例如“康熙赏玩”、“雍正赏玩”等;第二种是纪年款,例如“乾隆年制”、“道光年制”等;第三种是堂名款,例如“行有恒堂”、“静轩堂制”等;第四种是匠人款,例如“赵子玉制”、“葫芦张制”等。赏玩用途款的~器肯定是官款,堂名款和匠人款~器肯定是民款,纪年款一般认为是民款,但精品民款一样会被收入宫廷,唐风就认为这个莲瓣六棱盘是收入宫廷的精品民款。
林沐雨又问唐风道:“问题是只是你的个人判断,古玩是买方市场,你的买家不一定能够接受呀?”
唐风说道:“个人力是渺小的,我只能判断到这里,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拍卖行吧,他们会有办法的。”但凡入过宫的东西都会详细的记录在宫廷名册上,唐风掌握不了这些记拍卖行不一定能掌握这些,像佳士得和苏富比这样的大型拍卖行却很有可能掌握这些。
三个人边走边聊,唐风的光不经意间扫过一家古玩店的橱窗,他说道:“你们猜我看到什么?”
“什么?”林沐雨袁卫齐声问道。
唐风说道:“国之重宝。”
袁卫说道:“能有多重呢?唐风大哥能在这里看到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不成?”
唐风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道:“比那些还要重。重得多。”
“比戌鼎还要重吗?”袁卫马上问道。
风说道:“重量上没那个青铜疙瘩重价值比它更高。”
林沐雨望向四周也没看到什么国宝级文物。她扯着唐风地衣袖凶巴巴地挥动着小拳头。娇声说道:“唐风你不许卖关子。”
唐风指着旁边店铺的橱窗说道:“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林沐雨望向唐风手指的方向道:“不会是传国玉玺吧?”
唐风指的就是一方玉玺,他说道:“起码看起来跟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一模一样,是真是假就很难说了。”
袁卫一下子来了兴致,他说道:“哥哥姐姐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不知道为什么,有漂亮表姐的表弟总是很听话,袁卫遇事总不忘征求林沐雨的意见。
()
唐风点头说道:“那就走吧。”
这家店的店名叫做“玺印天下”,专门经营玺印符牌,这类古玩也属于杂项。走进店门,三个人直接走向那枚玉玺是一枚龙钮玺印,整体呈长方形长六寸宽四寸,通体碧青印纽上盘卧着五条神龙,底角有残缺黄金镶嵌修补。这枚玉玺和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极为相似,虽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循环是赝品,但唐风还是想要看个究竟,他对店里的伙计说道:“老板,能不能把这枚玉玺拿出来给我看看?”
伙计还没有动,老板就先走了过来,他说道:“没问题,您随便看。”
老板打开橱窗,双手捧出那枚玉玺交给唐风,唐风双手接过玉玺翻开一看,印面上清晰的~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字。
传国玉玺之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如雷贯耳,前面讲到过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传国玉玺就是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公元前221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和氏璧就落在了他的手上,他命人将和氏璧雕刻为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字小篆为当时丞相李斯手书,玉工孙寿篆刻。
李斯的篆书真迹并不难找寻,有泰山石刻之的李斯碑至今还保存在泰山之巅的玉女池上,这块四方碑上面的篆书均为李斯手书。唐风仔细的看了看这八个小篆,字体苍劲如虬龙飞舞,清秀如出水芙蓉,确实符合李斯的篆书风格。他不禁挠了挠头,这东西仿得还真挺像。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投降,奉上始皇玉玺。秦亡后,刘邦继天子位,他希望这枚玉
在刘汉家族世代相传,将其授之为“汉传国玉玺”,国玉玺的由来。公元6年,即位皇帝年幼,传国玉玺由元帝王皇后代为掌管,置于长乐宫。公元8年,一代奸雄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命其弟王舜前去索要,太后大怒又不敢拒绝,将传国玺摔于殿下,玉玺被摔碎一角,后用黄金镶补。
唐风再看了看这枚玉玺底角的残缺,嘿,也像那么一回事。
公元23年,王莽被杀,传国玉玺辗转来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中。东汉末年,各路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