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是 “名校”, 不只是哈佛、 耶鲁。
曹: 情结是一种心理上的强迫和执著, 这种情结在耶鲁上了心理学课以后从理论上得以证实。 很多人在选择出国留学的时候, 或多或少都会变得有点神经质。 在兴趣、 专业发展和名校光环当中挣扎, 加上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很多选择到最后只能变成被选择。 你有挣扎的过程吗?
马: 这当然是双向选择的过程, 就跟谈恋爱一样, 不能一厢情愿。 我想, 每个人都只能做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剩下的不由自己控制的东西也不必勉强。 我们得承认, 确实有运气的因素, 申请的时候要把心态摆正, 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曹: 我很同意你的观点。 追求名校这件事本身没有错, 但追求的心态很重要。 你在申请的时候应该明白: 不是你把所有的申请材料和英语考试都做到最好、 做到极限就一定会被你想去的那所名校录取。 今年招生委员会有哪些人参与, 有什么样的人和你竞争, 学校今年的财政状况, 甚至中美关系都和你的录取有关。 有太多的因素不在你此刻的掌握之中。 中国有句老话: “尽人事, 听天命”, 对克服 “名校强迫症” 很有帮助。
马: 我在申请耶鲁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态, 反而成功了。
曹: 我在墨尔本大学读书的时候, 一个当地学生跟我说, 他考上墨尔本大学家里并没有特别开心。 他的父母觉得, 在家附近的一所学校读书也不错, 同样的专业, 学费比墨尔本便宜很多。 我说本科的时候我考上中国的名牌大学, 虽然不是我喜欢的专业, 但心里一块石头落地, 觉得自己总算没 “有辱家门”。 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这居然跟整个家族的名声有关。 你觉得在美国, 就本科而言, 专业重要还是学校的名气重要?
马: 首先, 美国有很多学校可以进校后自行选择本科专业, 申请的时候只要挑选学校即可。 有的人在学校里试了几个专业, 才找到自己喜欢的。 当然每个学校的学科侧重不同, 如果高中就知道自己比较喜欢哪个专业, 不妨找一个这方面比较好的学校。 否则, 可以选择综合性的、 很多学科都比较强的学校。
曹: 研究生阶段名校的奖学金会多一些吧, 对中国学生而言, 签证是否也好拿一点?
马: 研究生阶段有所不同。 读博士的话, 基本都有奖学金, 各校的奖学金也差不多, 主要由当地的物价水平决定, 基本可以让你过上不错的生活。 我觉得钱不是最大的区别, 更重要的因素是自己做研究的环境。 如果在很强的系或者有很好的老师, 会对你的研究生经历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研究生来讲, 专业的名气或者是具体的导师的水平更为重要。 至于签证, 我想名校可能有一些优势。 目前的形势不错, 整体来讲签证比以前容易了。
曹: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国内的名校毕业生在初始阶段是有优势的, 机会也更多。 在美国呢?我觉得有一点是肯定的, 对于一个性格正常的人来讲, 几年的名校学习和生活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际圈。 我有个美国朋友在普林斯顿读书, 石油大王的孙子是他同班同学, 还邀请他去豪宅聚会, 认识了一批名流。 他觉得这种人际关系网对以后的发展很有用。
马: 这是毫无疑问的。 大学大学, 大家来学。 教的人固然重要, 但随你一起成长的人也会对你产生很大影响。 除了人际关系网外, 同学之间的影响和互动也很重要。 我觉得自己从周围同学、 朋友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课堂上学到的多。
曹: 有些中国家长觉得, 出国留学的学校, 名气非要响得家喻户晓才好, 否则家里的人问起来很没面子。 在国内的时候, 有朋友被保送进上海水产大学, 她的亲戚都说以后买水产可以找她。 其实她进的是水产大学英语系。 对出国留学的人来说, 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 我有个朋友在沃顿商学院, 他妈告诉亲戚孩子在 “沃顿”, 上海话讲起来跟 “馄饨” 挺像。 碰巧他家的三姑六婆孤陋寡闻, 不知沃顿大名, 就跟他妈说,“华盛顿大学不是蛮好的嘛, 又在首都 (其实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和圣路易斯), 干吗要去‘馄饨大学’啊! ”
马: 乔治?华盛顿大学在首都华盛顿。
曹: 我们对美国大学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美国大学排名。 有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 你当时是按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