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的航海事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盐类与人类文明的关系(1)
撇开人类起源问题,海边有什么吸引着人类?在文明初期的古代人们为什么会聚集在海边?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在没有生产盐类的蒙昧时期,很可能已经有某些群体认识到生活在海边感觉身体更舒服一些。尽管他们还不知道原因何在,但是他们只能呆在海边身体的不适症状才会减轻一些。甚至这个现象构成一些迷信,但事实上这与他们摄取海生物所带的盐分有一定关系。河流却是淡水,所以无法自然地补充盐分。另外,打鱼和以虾蚌类为生远比在陆地上狩猎简单而方便。最大的好处是,乘船比行走更便捷、迅速。当然所谓船并非今天的船,而是非常简陋的一些工具,甚至是如葫芦等一些原始条件的支持。
人类整体逐渐与海洋拉开一定距离应该是新石器中期的事情。从此时开始,盐类被得到正确的认识,河流开始被开发,水井使用成为可能,盛水的陶器开始出现,最重要的是农业出现了。
农业需要人类退到足够远的内陆去发展耕田。大约1万年到5000年前正是这一文明时期发生关键转换的时期。当他们全部转化到位,中国的“国家时期”开始了,“三代”在4000年前出现。
“三代”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农业已经成为他们的常业,他们开始稳定地生活于黄河中游一带。
仰韶文化被“三代”取代的过程,很可能伴随着东亚地理的巨大变动。比如说,原先生活在“海边”的仰韶距离大海越来越远。或许对于盐类的提取时间与途径会对仰韶文化研究注入新的血液。
我觉得研究人类认识盐与使用盐的过程很可能会揭开一部分人类文明之秘。在古代盐为“白色的金子”。相当长的时间内盐几乎是一种流通货币。盐类实际上也是仅次于空气的一种生命必需品,所以结合海洋在中国大陆上的伸缩研究是个很重要的课题。了解了这个秘密,早期人类为什么喜欢沿海生活就容易理解了。
传统学者认为商业的起源很晚,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商业的起源几乎随着文明的开始就已经存在了,而盐类就是人类最初的商品之一。许多人会被迫主动去寻找盐这个必需品的交换,然后顺便他们后来也交换其它的东西,一些商业网络就会渐渐建立起来,当然最初他们只存在于一些家族之内,我相信某些家族可能会因次而渐渐成为职业商人,故而个别庞大的特殊商业家族会遍布全世界。商业交流促进文明交流,同时也发展了交通工具。
管仲的《管子》相当篇幅谈到经济。管仲多次谈到“利”,“盐利”即为其一。《管子·海王篇》多涉及盐策,这是我国最早的盐政理论。他的理论确立了“盐税是人头税”,并且提出了“盐专卖”政策。
盐类制约并引导着人们在盐源的周围生存,甚至为盐而战。
在美国内战期间,由于北方富盐,南方缺盐,整个美国都必须进口盐。战争后期盐这种特殊的紧缺物品甚至会作为结婚礼物相互赠送,盐成为宝石一般宝贵,某些盐场甚至成为战争争夺的重要制高点。
在认识到盐类的重要作用之后,东亚的古人很可能也发生同样的类似战争,甚至盐成为某些群体的命脉。不过大约5000年前的古人是不怎么喜欢使用暴力的,假如真的有类似的争夺至多是把人撵走了事。
盐的原料来源可分为4类: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叫作“海盐”;开采现代盐湖矿加工制得的盐叫作“湖盐”;运用凿井法汲取地表浅部或地下天然卤水加工制得的盐叫作“井盐”;开采古代岩盐矿床加工制得的盐则称“矿盐”。由于岩盐矿床有时与天然卤水盐矿共存,加之开采岩盐矿床钻井水溶法的问世,故又有“井盐”和“矿盐”的合称——“井矿盐”,或泛称为“矿盐”。
食盐是维持人体生理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成人体内一般约含钠90 g、含氯85 g,大部分存于体液中。钠对肌肉的收缩、心脏的搏动、血液的流通、神经信息的传递、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新陈代谢、体液的酸碱平衡等都有重要作用。氯既有维持人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的作用,又是胃液中电解质的主要阴离子,能促生盐酸,帮助消化。成人每天一般需要摄入5~8 g食盐。
人体如果缺盐,轻则倦怠乏力,淡漠无神,起立时晕眩;重则恶心呕吐,痛性肌肉痉挛,水肿,血压下降;极重则木僵,恶心呕吐以至昏迷,血压进一步下降或不可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