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部分(第3/4 页)
李治身旁跟着武则天,两人临朝,共治天下。
胡人出使大唐,前来拜见大唐皇帝,如此早朝上,江夏展现了什么是强权国家的皇帝风采,什么是真正的大唐皇帝。
当年的大唐是何等的威风,是何等的不可一世。
江夏扮演的皇帝,在夜晚秉烛读到了《滕王阁序》,在读书的过程中,仿佛与王勃隔空相望,在空荡荡的大殿中,九龙天子与才情无双的王勃相对而坐。
伴着江夏的读书声,眼前浮现出了滕王阁,光影之中,是一代才子的落幕。
黎明时分,唐高宗李治留下一声长叹。
晨曦中的长安城,从静谧中变得热闹,朝阳升起,俯瞰整个长安城,亦俯瞰整个大唐盛世。
全片结束。
整个影片被江夏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讲述的是王勃挥毫写下千古名篇,后半部分则是细致刻画大唐国都长安城,把江夏要表达的盛世大唐展现出来。
两部分以王勃之死为分界线,整体故事不复杂,没有以复杂多变的故事来吸引眼球。
特效部分也极少,近乎是全部的实拍镜头,宛如拍了一部纪录片一样。
英国bbc电视台曾经拍过数部经典的纪录片,以绝美的镜头,来展现整个地球。
江夏如今就像是以镜头语言来展现整个盛世大唐。
他不像是拍一部电影,倒像是在拍一部纪录片,记录了王勃短暂一生中的辉煌瞬间,展现了浩瀚历史长河中的大唐风采。
看完这部电影,所有的观众都被大唐的风采所折服。
那种风采,在现代人身上看不到。
千年之前的安居乐业与现在的安居乐业完全不同。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天灾降临,百姓吃不上饭,是地主主动分粮食给佃户,给周围的邻居。他们不是为富不仁,而是更加的谦和,每个人彬彬有礼,社会井然有序,比之现代更让人神往。
细节上的考究,让整部电影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故事的剧情只能算一般,但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却相当高明。
再加上极为恰当的背景音乐,整部电影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对比江夏最著名的古装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小见大,展现皇宫阴谋诡计之险恶。这部《滕王阁》从山河壮丽入手,展现大唐盛世人文,万千气象,气魄极大。
整部电影看下来,会让人忘记演员的演技,只能记住长安城的格局与滕王阁的美景。
有人在看完电影后就感慨:怪不得江导要找小鲜肉来演,原来这部电影找谁来演都一样,会让人忘掉演员的表演。
电影里的每个人,都会让人忘记他们是在表演,仿佛千年前的古人重现。
加布里埃尔第一时间看了电影,看完后就对身边的人感慨:“今年的最佳导演肯定是他,这部电影太厉害,我拍不来。”
与他一样感叹的还有不少导演,这种历史剧很难拍,能拍成江夏这样的更少。
不过,他们都看出来了江夏拍这部电影的目的。
一目了然,江夏拍这部电影,就是来展现那个朝代的。
对很多外国导演来说,江夏这就是赖皮了,论历史,谁比得过中国?
其他人拍历史人物,也难拍出江夏这种味道,外国历史格局太小,天朝上邦可不是叫着玩的。
在江夏之前,古装影片没敢这么拍大格局的,也拍不出这种大场面,更拍不出这种厚重感。
导演们还是更喜欢从细节上从小地方着手。
《滕王阁》以半纪录片形式的绝美镜头,征服了观众。
实拍的震撼感,是特效给不了的。
哪怕剧情弱了点,都属于瑕不掩瑜,让票房上涨的厉害。
当月,滕王阁旅游景点客流量暴涨,而拍摄电影的长安城影视城也迎来第一波客流高峰。
外国人更是开始了解唐朝的历史,去了解历史上的真正唐朝。
全球各地都有唐人街,他们总算知道唐人街的唐哪来的了。
电影的足足占据了三周的热门话题,全球都在热烈讨论,同时更加期待江夏至今还没上映的《末代皇帝》。
《滕王阁》最终报收十亿美金票房。
票房不错,达到了江夏的预期,这部电影毕竟没有太过惹人眼球的镜头,也没有太过深刻的剧情,只有浩荡历史风情。
再火的电影都有热度消退的一刻,《滕王阁》还没下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