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会它究竟是如何地飞快,为什么呢?实在是吾辈中少有几人能识得“梭”为何物,据说是旧时女人织布时所用,然我虽见过织布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上面哪个零件叫做梭,更不曾见它飞快的转动时的样子。于是,于我而言,光阴如梭是一句极其苍白的话,它表达不了我对于时光飞逝的哀婉和叹息。
常记想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初读是年幼尚不知时光因何珍贵,再读时自以为那不过是文人的牢骚,如今才真正明白时光真的如他所言,无时无刻不在溜走。但,那又如何呢?不管我明不明白,时光都在溜走,我却也上肯因它去得匆忙就不再继续我这无谓的唠叨,莫非我也染上了这文人的酸气了?
我想是的。就如同我现在的每一个周末,到来前总叫人期待,过去后又总叫人遗憾。我期待的是,总是事先想好了许多美好的事情等着周末来完成,比如作一幅画,写一篇美文,或是在阳光下静静读几首诗歌几篇散文,案上再摆上一杯香茶,耳边再放上几首喜欢的乐曲。。。;然而遗憾的是周末总是太短暂,常常什么事都还没及做完就忽的一下过完了,最终连追究它的去向也成了多余。
但这仍然不能阻止我对那种生活的向往,我常感叹,那样愉快而又美好的体验是不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享受到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尽管作画作文的冲动总不时在心底闪耀,好几次欲欣然提笔;尽管阳光每日都灿烂,更何况春到三月,桃花油菜花已含苞欲放。然而我却如同生活在和它隔绝的世界里,隔绝倒也眼不见心不烦,我却是眼望着它却无法触摸,不禁想到《刘三姐》里面的一段词“眼望青山难出笼”,如今我竟真成了这只眼望青山难出笼的笼中鸟了,是何故呢?叫人费思量。
我常寻思,城市是什么?有时感觉它像是一个圈养了许多牲口的猪圈羊圈牛棚,圈养着我们这些每日里不停觅食的小牲口们。觅食只是因为本能或者天性,实际上我们每天都过着不愁温饱而又相当规律的生活,每天重复着早餐上班工作午餐工作下班晚餐,最多来几段比如今天的午餐很难吃,今天晚上谁请客吃大餐之类的插曲。然而基本的节拍是不变的,就如同羊圈里的羊们不太知道今天主人会给它吃嫩草鲜草还是隔夜草,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以致于我们觉得这就是生活的本原。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我是否可以过一种完全异样的生活。可是细细寻思,我却不知道我究竟要过怎样的生活,想来想去,都不过是现今过法的翻版,毫无创意可言。城市的诱惑很多,可以找到许多另类的生活方式,可是它终究只属于城市生活,无论怎样另类都被深深地烙上了城市的印子。我想,唯一可以彻底摆脱的方式是抛弃我的城市,去到山上,去到草原,去到空寂的岛屿,可是那样又不免要终日只为食而忙,显得与牲畜无异,我想,那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倒是说过一句很有意味的话,他说生活有三个层次,最初级的是物质生活,中间是精神生活,最高级的是灵魂生活,前两个我尚能理解,可是何为灵魂生活呢?它和一般理解的精神生活又有什么区别呢?丰解释说,精神生活是指对学术文学艺术上的追求,然而当人不满足于此的时候便开始探究人生更深刻的问题,比如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而这就需要代表于宗教的智慧来解答,于是就有了灵魂生活,它一般指的就是宗教生活。当我理解了丰子恺先生的这番话以后便开怀了许多,对现实生活的厌烦和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是可爱的,然而我却自知尚没有足够的智慧,文学和艺术于我还是相当高深的,更何况于宗教和灵魂。只是由此我也找到了方向,我的解脱之道不需要告诉城市,不需要远离喧嚣,只需有够力量的文艺作品就可以了,比如我迷恋的黄梅和红楼。此二者,足矣。。。
想要追寻李叔同,吾辈尚远。。。。呵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从七仙女的择偶标准说起
迷上黄梅这么多年,有一个疑问我一直耿耿于怀,七仙女怎么会看上董永的呢?这个问题似乎没人关心过,也许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好事怎么也不会轮到自己,琢磨了也是白琢磨,索性就懒得想了,不过我还是要自作多情地去考究一番。
最直接的线索是里面的几句唱词:“我看他忠厚老实长得好,身世凄凉惹人怜”,解读这两句话就大致可以得到七仙女看上董永的几大原因了,“忠厚老实”是指性情,“长得好”是指容貌,所以连起来就是既要性情好又要容貌好,其实这两条也是最典型的传统择偶标准,并无特别之处,况且天底下这样的男人多得是,蔡某自己也是的,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