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页)
沈穆清犹豫不决,彭大人的亲随就立在正屋的帘子外不走:“……沪定能保全,都是因为有萧爷在。不看僧面看佛面。彭大人守城是责任,可您现在在沪定,萧爷怎么也得回来看看您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沈穆清只好修书一封。只是没等彭大人的亲随走出家门口已派了银良去向萧飒通风报信——她对战事不了解,还是别乱出主意的好。
结果萧飒连夜就赶了回来。
沈穆清望着他满脸的疲惫,又心痛又嗔怪:“不是让银良去给你报信了吗?我没什么事!”
“傻瓜!”萧飒抱着她亲了一口,“这是彭大人在激我呢!”
“那郑大人那边……”
“没事!”萧飒道,“我把信给郑大人看了,郑大人也知道这其中的喻意,只是说这次打完了仗,让我们搬到城西去住,那边全住着卫所的家眷,有什么事,大家也有个照应。”
“全听你的安排!”沈穆清点了点头,忙服侍梳洗,“你什么时候去见彭大人?”
萧飒正要回答,外面有小厮禀道:“爷,刘富彭大人求见。”
刘富就是彭令勋的舅侄儿,也是他最信任的随从。
自己刚进门这人就来了,想来是一直在萧家附近徘徊。
萧飒无奈地望了沈穆清一眼。
沈穆清有点恼火彭大人紧盯着人不放,又怕萧飒担心,只好笑道:“你快去快回!”又叫了银良:“跟着爷,有什么事就来报一声。”
萧飒苦笑一声,连衣裳也没来得及换,就带着银良去了县衙。
谁知这一去彭大人就不放人了:“……我和萧兄一见如故,留他在县衙里做几天客,我们也好吟诗唱合一番。”
沈穆清知道他只是不想放沈穆清回汉山,只好派银良去跟郑大人说一声:“……彭大人留着做几天客。”
银良是和郑大人一起返回沪山的,郑大人人没进县衙就骂了起来,而且言辞污秽,不堪入耳……惹得行人驻足观看,刘富只好铁青着脸把郑大人等人迎进了县衙。
沈穆清听到消息忙让玉良到县衙门去看看动静。
到了晚上,玉良跑了回来:“郑大人要人,彭大人不放,郑大人说,要是彭大人这样,以后沪定再有什么事其他县衙也不必来帮忙了!彭大人还是不愿意放人,就说,爷住在县衙,有什么事,就到县衙来商议。郑大人不同意,说爷是卫所的人……两人吵了半天,还是爷说,这样总是被动的防守不行,得想办法,要么把这些进犯的元蒙人歼灭,给元蒙人长点教训,要么把这些元蒙人赶走,暂保各县的安危……郑大人和彭大人就不吵了,都问爷有什么注意!”
“爷怎么说?”沈穆清语气急切。
“爷说,让郑大人出面,把周边如汉山、萦源等县大人都请到沪定来商议商议,让各位大人对各乡各村的里正吩咐一声,让他们把粮食和草料都藏起来,实在不行,都烧了也不让元蒙人得一粒,再到那些水草肥美的地方想办法放些巴豆之类的东西,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坚持不了多久了。”
“坚壁清野?”沈穆清蹙了蹙眉,“注意是好,问题是能不能做到!两位大人怎么说?”
玉良听了神色间就比平日更是恭敬。
道:“彭大人连声称好,还说让各位知县大人来沪定做客。郑大人则思虑了半响,也答应了。爷见了就说,这办法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最终想把元蒙赶跑,还是要实实在在地打一仗。还说,不如趁着这次机会订一个长远的计划,在各乡成立团练,每年夏、冬农闲的时候练兵,一旦元蒙再来,也可以补卫所不及。”
“办团练?”沈穆清神色凝重,“这可是朝廷大讳!”
玉良就道:“郑大人也这么说,可爷说,只要人数不多就可以。彭大人听了也给爷帮腔。郑大人想了办法终于同意了。爷现在就在和郑大人、彭大人商量请各县父母官来沪定商议之事。”
至少萧飒没有什么生命危险!
沈穆清放下心来,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裳托玉良带给萧飒:“家里的事不用担心,趁着这机会在那里休息休息也是好的!”
这当然是婉转的说话,玉良也知道,可在这种情况下,他又能说什么。自然是应“是”,接了衣裳去了县衙。
也许是战争太过严峻,第二天中午,各县县令陆陆续续到了,不仅如此,连雅安府的知府也来了。
商量的具体内容沈穆清不清楚,但各地不时传来的消息让她知道萧飒的计划很是成功——不时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