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中国历代官场都流行窝里斗的恶习,同事之间为了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如果掌权者能够巧妙地加以利用和操纵,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能够控制住局势的掌权者,总是善于在派系林立、派系纷争的局面中寻求平衡。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就是一个精于此道的高手。
华盛顿在组织内阁的时候,让起草《独立宣言》、精通国际关系、深受国民敬慕的杰斐逊任国务卿;让具有卓越的法律、行政才能的汉密尔顿任财政部长。但是,杰斐逊和汉密尔顿却像是“一根木桩上的两头驴子”,脾气很倔,还彼此仇视,相互用蹄子踹对方。俗话说:“一根木桩上拴不住两头叫驴。”华盛顿却反其道而行之,自有他的道理。
杰斐逊和汉密尔顿分别代表了北方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由于双方利益不同,在制定政策时分歧迭出。同时,政府的权力分配又加剧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汉密尔顿为财政部长,实权相当于“首相”,还经常插手外交事务。在外交上汉密尔顿亲近英国,而杰斐逊亲近于法国。而英、法之间又是矛盾重重。他们之间的巨大分歧,使两人像两只好斗的公鸡天天在内阁里打架,后来发展到在报刊上相互攻击。华盛顿这个“头儿”,就夹在这“两头驴子”的中间,还要有效地驱使他们,没有一点用人的点子谈何容易!
华盛顿的聪明、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在对立与不和中寻求“中间通道”。他总是能够用他们两人目标的相同点来消除他们手段上的差异,始终把内阁维持在一个统一体中而不至于破裂。就这样把两个第一流的人物团结在他的身边,使内阁的力量始终不减地呈现一流水平。
无独有偶,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也是一位精于此道的高手。他把和
、刘罗锅两头“叫驴”“拴”在自己的身边,使他们两人经常闹些矛盾,双方相互踢咬,防止两人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同时,又以“和事佬”的身份出现,使两人围在自己的身边团团转。据说,有一天乾隆在新任宰相和刘罗锅的陪同下游山赏景。乾隆随口问了一句:“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饱有学识的刘罗锅随口即应:“君子高,臣子低,文在东来武在西!”
和��肓趼薰�乩床缓停�饺嗣髡�刀芬逊且蝗眨�耸彼��趼薰�鹪谧约呵懊妫��植豢欤�婕聪嗉ィ骸疤熳罡撸�刈畹停�樱ê停┰诙�戳鳎�酰┰谖鳎 币蛭�笔钡幕始依褚侵校�鲜孜���率孜�鳎�嘶鞍凳荆耗懔趼薰�儆心苣停�乖谖液瞳|的下首。刘罗锅那么聪明,当然知道和的用心,心里也极为不满,暗自寻找机会回击和。当三人来到桥上,乾隆要他们各自以水为题,拆一个字,说一句俗话,做成一首诗。刘罗锅张口即来:“有水念溪,无水也念奚,单奚落鸟变为鸡。得食的狐狸欢如虎,落坡的凤凰不如鸡。”和一听,好呀,老家伙骂我是鸡!岂能饶过他,“有水念湘,无水还念相,雨落相上便为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告诫 刘罗锅,给我当心点儿!
乾隆听出了二人不和的弦外之音,二相不和,将会有损大清事业啊!于是,他一手拉一人,而对湖水中映出的三人影说道:“二位爱卿听着,孤家也对上一首:有水念清,无水也念青,爱卿共协力,心中便有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孤情看水情。”
二人听罢,心中为之一震,深为乾隆如此的循循善诱而不降罪的龙恩所感动。二人立刻拜谢乾隆,当即握手言和了。
对于下属之间的矛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对于上司来说,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那就需要领导懂得和稀泥,这样矛盾就会在无形中得以化解,这是作为领导的成熟与智慧之处。
。。
第三节 有效激励,激发下属的最大潜能(1)
拿破仑曾说过:“只要给我足够的勋章,我就可以征服世界。”
人生是一场奋斗。人生正如舞台、赛场,需要观众,需要拉拉队,需要旁人的喝彩、欢呼,需要肯定。荣辱之心,人皆有之。谁都希望社会承认自己的价值和工作的成绩,并能得到别人的称赞和上级的褒奖。许多做出伟大业绩的人物,最初可能就是得益于别人的一句赞美的语言,一句诚挚的肯定,甚至一次无言的鼓励。当一个人的才能得到他人的赞扬、鼓励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欲望和力量。“人激出智慧,水激出浪花。”
三国时,曹军压境,刘备手下别无良将,急需老将黄忠横刀立马。但诸葛亮对黄忠拿不准,便故意制止黄忠出马,并感叹黄忠已非当年。一番话激起了黄忠的自尊心,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