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页)
佘太君连连点头,众人也都说好。寇大人知道杨府的“筐里没有烂杏”,放心地回宫复旨去了。
这时杨排风正在后院烧火做饭。她十七八岁,长得黑里透红,十分俊俏,更兼武艺高超,有勇有谋,受到杨府上下的看重。她两岁时全家被辽兵杀死,佘太君在草丛中拣到她,带回东京抚养成人。由于不知她姓什么,佘太君就给她起名杨排风。打懂事起,她就一个心眼要报国仇家恨,烧火闲暇,不畏严寒酷暑,长年累月苦练功夫,学成一身本领。穆桂英很喜欢她,教她兵书韬略,她也一点就透,别看是个烧火丫头,可是个难得的将才。当听说要她当先锋去抗辽时,多年的心愿实现了,兴奋得当场拿起烧火棍就在灶前舞弄起来。
这天,京郊大道旌旗招展,战马嘶鸣;招讨营内刀枪林立,军威雄壮。穆桂英校场点兵,登台拜将。
三通鼓罢,大槐树旁的帅坛上,穆桂英全身戎装,英姿飒爽,朗声说道:“杨排风听令!”
杨排风手持镔铁大棍,跨步向前:“末将在。”
“我命你为正印先锋,率领一万精兵立即出征。”
这一任命,将士们无不惊讶,可谁也不敢吭声。孟良、焦赞沉不住气了,心想,边关火烧眉毛,让个丫头片子打先锋,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二人大声喝道:“且慢!”
穆桂英含笑道:“二位将军,莫非是本帅用人不当吗?”
孟良说:“军情紧急,来不得半点儿戏。”
焦赞接着说:“让一个烧火丫头当先锋,俺们不明白。”
穆桂英早预料到杨排风当先锋将士必然不服。如不制服焦、孟二人,她就难在军中树威,便说:“你们如何才服?”
孟良说:“先让我们考她一考。”
奉旨监军的寇准也正想看一看杨排风的本事,连忙说:“好,好,就请二位将军出题吧。”
杨排风知道焦、孟二将是杨延昭的把兄弟,佘太君的义子,就是穆桂英私下也得叫他俩一声叔叔,便恭恭敬敬地上前向二人施了一礼:“排风才疏学浅,还望二位将军指教。”
焦赞大大咧咧地问道:“你知道先锋官是干啥吃的吗?”
杨排风不慌不忙,侃侃而谈:“身为大军前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扫清障碍,侦察敌情。”
孟良问:“若遇敌人怎么办?”
“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如遇小股前哨部队,一鼓而歼之;如遇敌人大军,一面与之周旋,一面禀报元帅定夺。军情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
杨排风从战阵到韬略,说得头头是道。穆桂英心中暗暗赞扬,佘太君也不住地含笑点头。
焦赞说:“纸上谈兵,难以服人,如果敢与俺俩比试武艺;打败了俺们,俺们才服气。”
“末将不敢。” 杨排风倒不是怕他们,只是给他们留点面子。
孟良嘲笑道:“你如此怯阵, 到战场上岂不灭我杨家将的威风?”
杨排风顿时性起,说:“只怕交起手来,误伤二位将军。”
穆桂英一摆令旗:“好,我来擂鼓助阵。”
孟良倒多长了一个心眼,他想,好男不跟女斗,胜了脸上无光,败了丢人现眼。便怂恿焦赞说:“贤弟,你武艺高强,先打头阵。”
焦赞早按捺不住,鼓声一起,便挥舞钢鞭和杨排风交起手来。他招招进逼,她步步退让,却也难分胜负。几个回合后,杨排风见焦赞得寸进尺,也就不客气了,这时焦赞一鞭斜肩打来,排风轻轻躲过,乘机用铁棍横扫他双腿,焦赞要跳起来躲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猛往后退,一时收不住脚,摔了个仰巴叉。他臊得满脸通红,爬起来大喊:“二哥,看你的了。”
孟良一见杨排风果然身手不凡,知道自己也不是对手,就不想再比,免得出乖露丑。可是穆桂英怎容他脱身?催阵鼓一阵紧似一阵,孟良只得硬着头皮上阵。他挥舞两把板斧,劈头盖脸砍来,杨排风既不躲也不闪,用铁棍往上一架,只听“当”的一声,孟良觉得虎口发麻,两把板斧脱手,翻着筋斗飞到半空中,落下来砸到槐树身上。
将士们都看呆了,半晌才清醒过来,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杨排风面不改色,气不发喘,雍容大度地说道:“二位将军星夜回京,鞍马劳顿,难免精力不济,又对排风手下留情,才有意落败。承让了。”
孟良还真聪明,就坡下驴,哈哈大笑:“你这丫头还真有两下子。”
焦赞倒也爽快,直竖大拇指头:“好,咱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