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有劳资关系等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的东西;不仅如此;中国还有企业主共产党员——红色资本家;“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两新人员”;即“两新组织”的人员等。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一方面使我们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亲身体会到;如果不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利用资本主义;那就很容易与资本主义相混淆。因此;这里特别体现出社会主义坚定目标的重要性;树立共同理想的必要性。同样上述情况也告诉我们;如果不去利用;那就是缺乏智慧;但如果在利用时;忘记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目标;那就是没有头脑。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8)
就第二方面来说;它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型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掌舵以来;一直到*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十七大报告;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构建*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世;社会和谐被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改善民生问题被确定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公平正义被确定为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几个标志性里程碑。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里“开辟了”、“形成了”都表明了*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十七大报告;深刻明确无误地向全世界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从而同样明确无误地否定了资本主义方向。
如果说;第一方面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型社会主义的开放性;那么第二方面强调的是它的创新性。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前一方面;在发展初始期;对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特别重要;今后还将继续这样做;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方面则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一种非常开放的、不断在制度创新中持续成长壮大的新型社会主义。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处在成长壮大过程中的新型社会主义;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已取得巨大成绩;这表明它是一种前途无量的社会主义。关于成长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如*指出的:“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他还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确实;这种社会主义的成长是与很多不发达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与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人类困境”相联系的。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走曲折的道路;作出艰巨的努力;而且都会有人把取得的成绩归之于资本主义而把产生的问题归之于社会主义。因此坚持这样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低潮综合症”存在的大背景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是需要勇气的。
2�动员能力的可持续性
执政党的动员能力;是它的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社会动员能力强弱的关键所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这种动员能力在建国后的两弹研制、卫星上天、一批重大工程实施中显示出来;在2003年战胜“非典”中、在2008年初南方应对多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也充分显示出来;在“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及举办2008年奥运会上又集中地表现出来;更不要说在建国前、建国初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动员能力了。当然要正确发挥这种优越性;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具体分析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把宝贵的力量真正用到刀刃上;防止有些地方对它的误用滥用;防止以它为借口;来搞不切实际、做做样子的形象工程之类劳民伤民的事情。 。 想看书来
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9)
所有这些表明;中国社会这种巨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使它可以应对任何不利于自己的困难、风险;表明自己具有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谁对此估计不足;谁就会在中国问题上留下“测不准”的记录。
现在;随着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