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严定礼推脱不过,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我和屈元亮一早到了县衙,只见门口荷枪实弹站了一个排。屈元亮问这是干什么。严定礼斜了我一眼,说:“路上不大清静,带点人方便些。”
屈元亮听了,哈哈一笑,说:“县长真是谨慎,有我这个司令,还有副司令的夫人给你保镖,哪个敢来打扰?这一截截儿路都保不了险,还敢保三县的治安?”
严定礼尴尬地笑笑,和尚贤生一起带了随身的两个兵,与我们一起坐着滑竿上路了。
到了广安,天色已经不早了。严定礼说要到衙门里去歇,我和屈元亮坚持在街上栈房里写了号。第二天一早,他们在一起商量,谁先去见夏炯。严定礼说:“屈司令,你和夏师长有交情,你去一定说得通。”屈元亮说:“不行,抓老太婆是县里出的面,人家廖大嫂先找到县里父母官,你再找上面,才合乎程序。”严定礼还要推辞,说:“夏师长脾气不大好,你们是同学,好说些。”屈元亮说:“我是他同学不假,可你长期作他的部下,若是不信任,咋会派你这个旅长到岳池来兼县太爷……”
我听得不耐烦,正色说道:“严县长,我求你帮个忙这么难么?我是犯人的媳妇都不怕,你是集军政于一身的大员,还怕什么?这样吧,请您和尚处长先走一趟,我坐在这里等你的消息;夏师长若是发了脾气,你们就带着大镣捉我进班房去,我一点也不会怪你们。”
严定礼和尚贤生面面相觑,最后一起去了。我问元亮怎么临阵怯场。他摇摇头说:“玉屏你不晓得,那夏炯脾气古怪,又生性多疑,风平浪静的,说翻脸就翻脸。余家场虽然离广安不近,可是最近闹得太红,要是夏炯听到了什么风声,我不是送进虎口里去了么?等他们去探探口气,也有个商量的余地。”
小晌午时分,严定礼和尚贤生来了,说:“夏师长要见见廖大嫂。”
元亮问:“你们是怎么对他说的?”
尚贤生说:“严县长说,脑壳都进去了,还留个耳朵做什么!人家廖大嫂亲自来了,说明相信你师长,有诚意的。若是我们再不放人,就怕廖玉璧要起二心,还给人家留下话柄。”屈元亮问:“你们还说了什么?”
尚贤生说:“还说你和廖大嫂晚一步才到。”
屈元亮又问:“夏师长怎么说的?”
他俩摇摇头,都说夏炯什么也没说。然后严定礼站起身来,一拱手说:“廖大嫂,我们的忙帮到这个地步,也算尽心了。今晚看你去跟夏师长怎么说,我们公务繁忙,就不奉陪了。”
严定礼他们回岳池了。我们捉摸了半天,也不晓得夏炯安的什么心肠,但是事情到这个份上,总得硬起头皮去见见他。
冬天天气短,吃过晚饭,天就黑尽了。我仍旧教师打扮,和屈元亮一起去见夏炯。我们穿过一个军警林立的大院,来到后厅。元亮叫我站一站,自己先进去了。我四周看看,院子里黑森森的,只有一个哨兵在阶下一动不动地站着,枪刺上的寒光,冷浸浸地逼人。
一会儿,元亮出来,做了个手势,我便跟他进了客厅。夏炯穿着便装,见我进来,用一种犀利的目光扫了我一眼,立即换上笑容,客气地让座叫茶。我也笑笑,欠身谢过了茶,就在楠木雕花的太师椅上坐下,没有言语。
屈元亮说了两句寒暄的话,就转入正题,说:“廖大嫂今天是特地为她婆母的事情,来求师长高抬贵手。”夏炯听了一笑,说:“廖大嫂,你别多心,这事都怪我一向太忙,忘了,明天叫他们把老人家送出来就是了。”屈元亮忙说:“就这么件小事,何必等到明天。师长你不知道,她在外面听到很多谣言,有人说她婆母受了刑,打断了腿,有的干脆说来迟了就见不到人了,把廖大嫂急得老远从梁山那边赶回来……”
夏炯听了这些话,又摇头又摆手,说:“那些都是乱说,我夏炯再下得手,也不犯于在一个老太太身上出气。”说着端起茶碗,呷了一口放下,开口说:“廖大嫂……”
我微微欠起身子,说:“夏师长,我姓陈,陈玉屏。”夏炯一听:“哦?哦,陈老师,陈老师!听说陈老师出生于岳池县里的名门世家?”
我笑笑:“不敢说是名门,不过是多了几缕书香。母亲祖上,曾中过晚清的翰林大学士,还放过外省的主考;父亲这边,也还算是小县里的一支望族。”
夏炯一边听我说,一边点头:“我还听人说,陈老师年轻的时候,是这里远近闻名的名媛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倾倒了这一方多少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