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1/4 页)
有时候,沉默是最好的武器。他身为皇帝,这种武器用来屡试不爽,多少次利用身为帝王的威压,诈的大臣们服软。像他这般镇定的还真是少见。若非是极为愚笨的人,就是极为聪明的人,沈奕昀恰好属于后者。
如果他不是沈家的后代,如此才华和头脑,他真想留下他啊。
皇帝缓缓将茶碗放在身旁奉茶那位年过三旬的姑姑递来的黑漆茶盘上,起身一面搓着手往外走,一面道:“如今情况你也知道,自打出了辽东那件事儿后,天下的藩王就有许多都暗地里议论,竟还有人说辽王是朕故意命人斩杀的。这些简直都是无稽之谈。然而圈地乱国之事不除,勋贵藩王继续如此下去,百姓们吃的亏多了,自然就有民愤。民愤积的多了,可不是大周朝的福祉。”
说着话,人已经走出了御书房。沈奕昀立马跟上。
夏辅国要跟上,皇帝只一摆手,夏辅国就理会得意思,招呼了随行的小内侍们低眉顺眼远远地缀行在后头。
皇帝边道:“你是言官,且是朕的肱骨,平日为人勤勉,为官又清廉,朕今日就要借重你的好名声,咱们这会子去勤政殿,如何也要议出个对策来。”
其实皇帝心中,早就有了法子,不过就是想做出个贤德君主的样子罢了。
沈奕昀心下虽这样想,面上却是极为恭敬的道:“皇上圣明。”
二人来到勤政殿,皇帝径直坐上了首位,沈奕昀则是略扫了屋内众位大臣一眼,果然,包括左丞相刘彦玉,吏部尚书孙林之外,其余的几位各部大臣也都是平日里竭力主张削藩的。
众人给皇帝行礼。
皇帝便沉声道平身,一反放才在路上对沈奕昀的温和,随手抓了桌上一叠折子,怒气冲冲往地上一扔:“你们自己看!”
包括沈奕昀在内的七位大臣都惶恐跪地:“皇上息怒!”
左相刘彦玉便跪行上前来捡起折子,抖着手郑重的看了一遍,随后道:“皇上,晋王如此着实是荒唐,有损天家威严啊!”
他随手将折子递给身后的人,沈奕昀也看了一眼,那折子上写的是晋王圈地,将几千户农户赶走,闹得人无家可归的恶行。
几位大臣看了,就立即群情激奋起来。
皇帝见状面色微霁,站起身来义正言辞道:“折子诸位臣工也看过了,朕这里还有一份折子。沈默存。”
“臣在。”沈奕昀行礼时,夏辅国已接过皇帝手中的折子,双手捧着送到沈奕昀的手中。
沈奕昀展开来。一目十行,一看之下,面色已十分凝重。
周围的几位大人都很好奇,可皇帝并未说让他们也一起看,所以都不敢造次。
沈奕昀看罢了,抬头,刚要开口,皇帝便道:“不必问,也不必说,明日正逢大朝会。你就将此折的内容奏给朕。”
心头一震。沈奕昀开口似乎要说什么。皇帝又道:“朕已说过,不必问,也不必说!”
双唇翕动,沈奕昀终究将话憋了回去。叩头道是。
皇帝又环视屋内众位大臣,似在算计什么,最后下定了决心道:“明日朝会,沈默存启奏的事,你们就都给朕附议!”
这哪里是要他们来商讨,分明是强行勒令!众位在场之人都是人精,没有一个是笨的,这会子已经能猜到*不离十。可是事情还没有拍板钉钉之前,他们也都担心自己算计不周全带累了家族。
左相刘彦玉便堆了笑脸。道:“皇上,不如这会子也略微透露一些给微臣,臣等也好有个准备。”
皇帝冷声道:“何必急于现在知道?等明日早朝,你们便都知道了。”看了眼墙角的落地西洋座钟,便道:“时辰已经不早了。今日你们就都歇息在这里吧。等着明日早朝。”
众人都是心头震动。
怎么,怕他们走漏风声,已开始禁足了吗?!
沈奕昀抿着唇,与众人一同叩头道是,好在宫里还有他的人,也不是不能行动。
谁知这个念头刚动,皇帝就又道:“沈默存,你跟朕来。”
沈奕昀的心就禁不住往下沉,看样子皇帝并不希望他对各位臣工透露折子上的内容。
沈奕昀就在诸人好奇的眼神中起身,毕恭毕敬的跟着皇帝离开了勤政殿,往御书房走去。
来到御书房外,皇帝笑着吩咐夏辅国:“你去,将后头的暖阁预备出来一间。”又温和的对沈奕昀道:“你今日就歇在暖阁里吧,也好静心准备明日的朝会。”
“臣遵旨。”沈奕昀毫不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