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所见的明人褚人获《坚瓠四记》”所收《金阊王氏降乩》也颇为“相近”。说明至晚在明代已有了类似“抛红豆曲”在广为流行,曹雪芹略加“改造”使原曲词更为典雅,充满一种“恨”的悲凉之感!
曹雪芹远取唐诗宋词,近“借”元曲明诗之例甚多。本文所举一二,目的在于说明读《红楼梦》的人倘能多读一些古典诗词曲,对加深理解《红楼梦》的创作艺术,有所裨益,甚至能够从中读出一种全新的意境!
2004年8月6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燃暖香满室如春
燃暖香满室如春
——“暖香坞”见《云仙杂记》
《红楼梦》第50回回目是“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书中写贾母饭后要看四小姐惜春画的大观园,于是坐了竹轿来到“藕香榭”,穿云度月到了“向南”的正门前下轿。小说中写道:
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
早有几个人打起猩红毡帘,已觉温香拂脸。“暖香坞”三个字连同这段描写,没有注家去注释,似乎并不怎样重要。有的《红楼梦》辞典中虽注了,但只说这是惜春的住处,在什么位置等表面文字,没有注出为什么用这三个字而不是其它三个字。其实,细研究起来,“暖香坞”三个字是有来历的,十分切合惜春的命运——寓示其出家的结局。
出处就在《云仙杂记》(见《说郛》)里,其有文云:
宝云溪有僧舍,盛冬客至,则燃暖香一炷,满室如春。
与《红楼梦》第50回对看,可以发现“暖香坞”即是“暖香屋”之谐音。惜春的判词有云:“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惜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说明惜春与“僧舍”有缘。“盛冬客至”恰与第50回所写时全一致,且有贾母等人到来,情景相同。所以我说“暖香坞”三字正是从《云仙杂记》中拿来,并将实景与寓示之意恰到好处的融在一起。
读《红楼梦》不能只读表面文字,这是前人早就提示过的。假若我们不知“暖香坞”三字的出典的话,你就只能说这三字写得很美很雅致,则很难由这三个字想到与惜春未来命运之间的照应。《红楼梦》的魅力常在“字”外,你知道的知识愈多,在“字”外可寻到的“味”也愈绵长;你的悟性愈高,对作者的匠心,体会就会愈深!
2004年4月8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焚稿事难闻
焚稿事难闻
——“焚稿”出典管锥
《红楼梦》第97回回目上联为“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写黛玉病危之际将平日里所写的诗稿统统付之一炬,以示与世诀别。这撕心裂肺之痛,他人是难以理解的。
联语中的“焚稿”二字当出自《晋书》卷34《羊祜传》,原文云:
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损益皆咨访焉。势力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凡所进达人,皆不知所由,或谓祜慎密太过者
所谓“焚其草”即“焚稿”。草即稿,今有谓“起草”者,即与“起稿”意相同。
唐人刘长卿有《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诗(《全唐诗》卷149),中有云:
藏弓身已退,焚稿事难闻。
旧业成青草,全家寄白云。
以《红楼梦》中所取唐诗的情形看,我想作者极可能从刘长卿诗中“借来”一用,未必去翻《羊枯传》。前人“焚稿”多为家国秘事以防波漏而焚其稿。特别是宫闱中秘事甚多,历代历朝皇帝讳莫如深,焚毁之事屡见不鲜。黛玉“焚稿”不涉家国机密,而是为“情”而焚,她的目的以“焚”来“断”痴情,达到“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境界——悲剧之中的悲剧!
2004年12月2日
。 想看书来
泪干春尽花憔悴
泪干春尽花憔悴
——《桃花行》取自唐诗
林黛玉作《桃花行》,见之《红楼梦》第70回。小说中写道:“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知黛玉者,独有宝哥哥。
林黛玉“曾经离丧,作此哀音。”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因。她的诗是自我倾述,写出自己的悲与苦: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