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说同样也在表现他那个国度的“现实”,并没有离开人和生活本身。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恐怖无处不在,一场车祸,一次食物中毒,或者是一场疾病。都有可能让我们死去,人在工业文明和高科技的挤压下越来越脆弱。也就是说,恐怖其实根植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跟我们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不是你漠视它,它就不恐怖了。我觉得我的小说比较喜欢关心日常生活中生发出来的恐怖事件,实际上比妖魔鬼怪要恐怖,是真正的恐怖。我觉得只有真正经历过恐惧的人才能真正地面对生活。其实恐惧无处不在,直视恐惧才能让人更好的面对生死,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比如我刚刚写完的这本《拾荒者》是写发生在当代都市里的恐怖故事。通过一个拾荒的人在某一个晚上发现了一个死去的弃婴展开了一系列恐怖事件;表达了人在当代生活中的情感危机和人性的沦落。
恐怖小说的文学性相当重要。优秀的恐怖小说必须具备上乘的文学性,具备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悬念和恐惧,具备读者读完后能够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我一直力图赋予恐怖小说一种强力的精神内涵。也就是,恐怖小说不仅仅是恐怖感,而是一种精神。如果小说的广度和深度足够,恐怖小说同样可以切入当代生活的灵魂深处。我认为文学就其本身而言是如何确切地同时又有所超越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想。从这种角度说,我认为我所创作的恐怖小说只是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去反映人们的生活,这里面有着人们对其生活的反思和人自出生以来就根深蒂固的恐惧感。如果说这不是一种文学创作的话,那什么叫做真正的文学创作?这是我努力的方向,这也是我的恐怖小说区别于一般恶俗鬼故事的地方。
引 子
路是无从辨识的掌纹
在我面前沉默无声
我看见灵魂沿路直立
奄奄一息
有根弯曲的肋骨
梗塞在我的喉间
那些散失的灵魂
踩过春夏秋冬冰凉的背脊
我一路捡拾灵魂
把他们透明的耳朵
串在荆棘尖利的刺上
命运在一路叹息
是谁在黑暗中告诉我真相
——题记
引子:午夜小巷里出现的第三个人
1
数年前,一个冬天的午夜。赤板市凡人东路一片沉寂,冷飕飕的风夹裹着奇异的血腥味。阴暗的路灯无言地审视着这个世界。
情韵小区对面的一条小巷里出现了一个人,一个头发蓬乱的年轻女人,羽绒服把她的身体裹得严严实实,她的脸在路灯下是一张白纸,看不清她的眼睛,她喘着气,偶尔呻吟出声,她步履蹒跚地走出了小巷,她回头张望了一眼,然后消失在凡人东路的夜色之中。
这个女人走后不久,小巷里又出现了一个人。
这还是个女人,不过是个老女人,她十分的肥胖,她来到了巷子口,朝年轻女人消失的方向看着,街道空荡荡的。
她喃喃地说,造孽呀!造孽!
她说着浑身就发抖起来。她仿佛听到了什么声,警觉地竖起了耳朵。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冷飕飕的风一阵一阵的刮过。胖女人呆了几分钟,就转身进入了小巷,刚开始,她慢慢地走着,然后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她就奔跑起来,她的脚步声在小巷里产生了回响。
她在小巷的某个地方拐进了另外一条小巷,来到一栋小楼前,推开了那扇木门,她冲了进去,然后咣当一声死死地关上了门。
就在她关上门的那一刹那间,小巷的巷子口又出现了一个人。
那个人的出现让街灯显然更加昏暗了,有一个灯泡突然炸掉,炸掉的灯泡没有一点声响,玻璃碎片像羽毛一样轻地飘落。
大街小巷里鼓荡的风也停了下来,这个午夜显得更加的阴森诡秘。
这个在小巷里出现的第三个人,是个婴儿。分不清是男婴还是女婴。婴儿也不知道从何而来。又为什么要来到这条小巷。
婴儿一丝不挂,身上血乎乎的。
婴儿沿着胖女人跑回去的路线一路爬过去。
婴儿边爬边哭着。
婴儿每爬一下,路灯就会暗下来一点。小巷子里婴儿的哭声渗透着小巷的任何一个缝隙。平常在小巷里游荡的野猫野狗此时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天好像在降霜,婴儿坚韧地爬着,似乎感觉不到寒冷。
婴儿爬过的地方成了一条血道。
婴儿缓慢地爬着,在小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