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页)
一起,自然便是之乎者也的开始“酸”了。不过,说了半天的话,陆风才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管宁一行人是来劝荀彧留下来的。
看到他们如此的为自己着想,陆风不禁感动异常。
见众人很是殷勤,荀彧便道:“本来,彧并不想来晋阳,只是听说大贤管幼安居然也来了晋阳,所以,彧便来了。
虽然,陆子城并非池中之物,才名动于天下,可天下如此多的名士竟争相归附,实在是让在下不解,不知幼安能否为在下一开茅塞。”
管宁笑道:“陆子城虽名高天下,但毕竟初出茅庐,不具赫赫之功。
然吾等归附于他,却并非因其名,因其人,而是因其心。
陆子城之心,路人皆知。但为道之所在,义之为先;但为并州百姓,天下苍生;但为朝廷国运,大汉天威。
故此,陆子城之心,实为天下之心,仁者之心。
所以,我等才会千里相投,因为我等皆感其心意。”
听了管宁的一番话,荀彧叹了口气说道:“南阳许劭曾言于在下‘王佐之才也’,吾便以为才高天下,目空一世了。而今到了晋阳,我才知道什么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陆子城能够才名显于天下,令天下之士归之,皆因其胸怀天下啊。”
见众人这样的抬举自己,陆风尽管脸大,可依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陆风连忙解释道:“诸位实在是太过抬爱陆风了,风可没有你们所说的那么伟大。不过,风曾送过季节一首诗,那首诗,便可以表风之初衷。”
说着,陆风便把目光转向了崔言,说道:“不知季节可曾记得?”
尽管陆风的眼神很急切,可崔言却没有直接回答陆风,而是起身朗诵道:“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人生感义气,功名谁复论?”
众人一见崔言那威严刚毅的脸,一听崔言那富有磁性男高音,都不觉心头一颤,一股豪情涌上心头。
人生感义气,功名谁复论?大丈夫当如此啊。
见众人肃然,陆风便道:“人生其实不过如此,因为义气相投,我们便走到了一起。表面上他们是归附于我,而实际上,我们确是同志之友,是在人生路上有着共同理想的同志之友!”
陆风的话刚说完,众人除了荀彧以外,都纷纷拜倒在地,口称“主公高义,我等不及。”
一看到众人这般表现,陆风便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果是好:怎么搞的?怎么喊的这么整齐?
而荀彧居然也缓缓的对陆风深深一拜,颤抖的说道:“主公高义,彧拜服。”
一看荀彧归心,陆风便心头大快,一高兴,也就反应过来了。
于是,陆风赶紧把荀彧扶了起来,并对众人说道:“大家快起来,风受不起啊。”
在陆风的一一搀扶下,众人又都一一坐好了,不过,在众人的眼中,明显可以见到那晶莹的泪花。
人生感义气,功名谁复论?今天以后,这句话要流芳千古了。
见众人激动的样子,陆风说道:“而今晋阳的现状,诸位都已经见到了,我们的担子不轻啊。希望我们能同心协力,艰苦奋斗,把晋阳建设成世上最美的人间天堂!”
听了陆风的号召,众人又都齐声称是,都道:“愿为主公效死力。”
见思想工作作完,陆风便道:“天也不早了,我请大伙儿到太守府喝粥吧。”
一听陆风这么说,众人都笑着说道:“愿随主公前往。”
于是,一行人便愉快的共进了一次“粥宴”。
“粥宴”完毕,众人都各自回去休息了。
而陆风,也心情舒畅的去“觉觉”了。
第四十一章 贾诩于禁
更新时间2007…9…29 2:13:00 字数:3506
拜访完了荀彧,陆风自然便想到了被软禁的贾诩和于禁。
于是,第二天吃罢早饭,陆风便向着贾诩和于禁二人的居所走去。
其实,经过几天的相处,贾诩和于禁已经很熟悉了。毕竟,都是难兄难弟嘛。
而吃过了早饭,于禁又开始叹息道:“这陆子城,真不知道想把我们关到什么时候?莫非,他想一辈子都把我们软禁在这里不成?”
贾诩笑道:“文则,你可是最能沉住气的人啊,今天怎么也发起牢骚来了?”
“我不是发牢骚,只是弄不明白这陆子城到底是何居心。”
“呵呵,能有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