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3/4 页)
。虽然包飞扬一再说这鱼翅粥对修复神经末梢有好处。但是在涂小明看来,这鱼翅粥除了价格高的吓人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有点。这种据说是用鲨鱼鱼鳍加工出来的东西形状跟粉丝粉条没有太大区别,纵使加上了银条、精制红醋、香菜等作料来调配,但是口感和味道还是一般般,唯一特别的地方可能就是,这鱼翅粥是由专门从粤东请过来的做鱼翅的大厨现场表演一碗一碗单独炮制而成的吧?
“飞扬。这玩意儿一碗就要五百多元,太贵了吧?”涂小明一边吃一边嘟囔,也难怪他嫌贵,要知道他在省环保厅监察支队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时。全部工资拿到手也不过一月三百出头,当然这与他长期病休有关,可是即使不病休,他工资也绝对不会到五百,还不够在这泰星大酒店吃一碗鱼翅粥。
包飞扬笑了起来,说道:“涂哥,贵不贵就是一个心意而已,咱们又不是天天吃,反正最后都是到我老姐那里报账,她那么有钱,我不替她花一点,岂不是对不起她?”
“哎,你呀你啊!”涂小明伸手虚点着包飞扬,“这话如果让你包董听到,看她怎么收拾你!”
包飞扬微微一笑,低头喝起鱼翅粥,没有应涂小明的话。实际上,他自己才是方夏陶瓷化工集团的大老板,是在花他自己的钱,老姐包文颖只是替他打工的打工仔而已。当然,这话他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
当然,包飞扬带着涂小明到泰兴大酒店的粤菜餐厅来吃鱼翅粥,可不单单是说鱼翅粥有修复受损神经末梢的功能,更主要的是,包飞扬要在这个粤菜餐厅等一个人?
那么包飞扬要等的人是谁呢?就是东山市赫赫有名的第一陶瓷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刘俊勇。
说起东山市第一陶瓷集团公司总经理刘俊勇的浮沉,以及东山市第一陶瓷集团公司由鼎盛滑向衰败的故事,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都是东山市陶瓷界乃至是全华夏陶瓷工业界的一个活生生的传奇故事。
在上一世的时候,包飞扬就认识刘俊勇,不过呢,时间要放在一九九八年之后,当时刘俊勇因为东山市第一陶瓷集团公司的破产,被迫到粤东省粤海市去另谋出路。受到粤海市一个本地陶瓷企业的大老板的赏识,出任这个大老板新成立的一家陶瓷釉料加工厂的厂长,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把这家陶瓷釉料加工厂做到成粤海市第二大陶瓷原料供应商,仅次于包飞扬的方夏陶瓷化工原料公司。所谓不打不成交,包飞扬就是因为生意上的竞争,和刘俊勇成为了好朋友。这次重生回来之后。包飞扬一开始是打算把刘俊勇拉过来,只是刚开始方夏陶瓷化工根基未稳,包飞扬把刘俊勇这么一个懂行的专家拉过来,对他自己的利益而言并不见得是是一件好事,因为很多至关重要的秘密可能就会被刘俊勇掌握到,纵使他非常欣赏刘俊勇。也不能把关系方夏陶瓷化工的核心机密、核心竞争力的东西交给刘俊勇,故而包飞扬才把这件事情放下来,让老姐包文颖去掌握方夏陶瓷化工集团。
现在呢,因为成立了天源方夏高岭土公司,包飞扬才又想到请刘俊勇出山,让他来掌方夏高岭土公司的舵。就包飞扬来说,将来还是要在仕途发展。到时候肯定不可能在分心去管理方夏高岭土公司的具体事务。而在旧河煤矿这边来说,都是在煤炭采掘方面有专长的人才,让他们去管理方夏高岭土公司,也是业务不对口。在这种情况下,包飞扬就决定到冀河省东山市来一趟,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请刘俊勇出山。
刘俊勇领导的东山市第一陶瓷集团公司曾经是谁东山市陶瓷行业的排头兵,也是八十年代全国日用瓷产量最大、质量最佳、创造品牌最早、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
当时国内另一家最有名的缁湖市第一陶瓷有限公司生产出的日用瓷和东山市第一陶瓷集团生产出来的日用瓷相比,也有就有不小的差距。正因为依仗着这个优势。东山市第一陶瓷集团公司的五六千名职工一直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可是到了一九九二年底的时候,东山市第一陶瓷集团公司已经有高达一千三百多名企业职工下岗,即使是再岗的那些职工也难以发够自己的工资。至于要说其中的原因,包飞扬当然知道,那就是因为两年前,东山市第一陶瓷集团公司老董事长退休,按理说应该是刘俊勇这个总经理升任董事长。谁知道东山市却派了一个新董事长下来。派一个新董事长也不要紧,关键是这个叫做范宏民的新董事长完全是一个外行,既不懂陶瓷加工专业技术,也不懂企业管理和经营。倘若范宏民就是不懂这些。也不要紧,只要他懂得怎么用人,能用对企业的人才,也行。可惜的是,范宏民连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