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第1/4 页)
盾、转嫁危机,如何如何。
很多人也还没有清楚地了解,战争也是政治的一部分、是经济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一种生意,单从成本角度来说,也是可以分为划算与不划算两种的。花钱买面子,是不划算,如果是投资得回报,那就划算。
北美VS东南亚,这也差太多了吧?
搞不清状况的皇后听了皇帝的打算之后彻底傻了,这还真是……具体有本地特色的扩张啊!以及:“那个地方真有那么好么?”
不能怪她,穿越者对于美洲的印象绝对比东南亚深刻得多!如果她肯用心换算一下,就能知道,那个地方已经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踩得四处都是脚印儿了。
此时此刻,帝后二人只想着那块地方如何如何,完全忘了一点:那个地方也是有人占着的,虽然那人也是强盗,能不能把东西拿到手里,还得凭本事。
事情,真有那么顺利么?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YY开始了。
于是,完结倒计时也开始?
☆、一波三折的战事
胤礽与淑嘉这一对夫妇这一生,似乎总是在与一些通往看起来前景美好的愿望的道路上的坑爹障碍奋斗。那些美丽的前景是那么的好,值得人倾尽一生以期与之一会。但是,在通往每一个美丽公主的城堡的路上,总有一条恶龙当附赠障碍,阻止你去揩公主的油。有的时候,恶龙还不只一条。
这一次也不例外。想要解决出路问题?行,先给朝臣们一个交待再说。
比起胤礽,淑嘉身上的压力要小很多——她不用直面朝臣。很多时候,君主的想法和朝臣的会是截然相反的,这里面,不一定是谁对谁错,立场不同而已。同样的,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他们之间想要相互理解,很难。
胤礽情知这些人算是没有坏心的,却不得不认为他们目光短浅。而大臣们觉得胤礽还算是个称职的皇帝,又不能不觉得他好大喜功。
从朝臣们的角度来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国家的情况你皇帝又不是不知道,缺衣少食不说,还漏洞百出,大家想办法弥补都来不及了,你又生事!
从胤礽的角度来看,正是要找出路的时候,你们还固步自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真是没眼光!
两下就围绕着年羹尧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朝臣们在朝上还是颇为注意措词的,私下心几乎要拿隋炀帝作比了。隋炀帝征一个没用的高丽,断送了大好江山。对于大部分大臣来说,吕宋那个地方,真是“被扔到爪哇国去了”。拿来有什么用?!
至于年羹尧所奏称的该地物产丰饶,抑或是需要朝廷去主持正义,不少人虽为后一条理由打动了一下,但是,想想眼下的国情,又克制住了这个念头。反而说:“年羹尧强词夺理,为掩其过,强加狡辩而已。”一口咬定年羹尧是为了开脱自己,而伪借大义的旗帜。
胤礽一个头两个大,皇帝的乾纲独断在大多数时候是管用的,却也得注意一点方式方法。他能够跟天下读人开战,却不能对为他效力的官员太狠。
每天淑嘉就听胤礽复述着朝臣们的言论,然而在她面前加以驳斥,主要是驳斥的语言近乎谩骂,在朝上说出来有损皇帝的形象,也会寒了大臣们的心,不骂又不舒服,只好窝在老婆这里背后说人坏话。唉,皇帝当到这个份儿上,也算是个好皇帝了。
“说什么‘千里趋利,必厥上将军!’朕现在缺的就是这个‘利’!”这是今天胤礽收到的又一论调。在乾清宫里不好随便发牢骚,跑到坤宁宫里来嘀咕。嘟囔了两声,又说:“真要是千秋之利,上将军厥就厥了吧。”
呃,这种红果果的利益算盘、不把大臣当干粮的想法,还真是不能在朝上说,也绝对不能透露出只言片语。说出来就是一场大祸,他的位子也别想坐稳了。有很多事情,可以想、可以做,但是绝对不能说出来。
即便做了,构成既定事实了,也要另寻一套正大光明的说辞才好。淑嘉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很多人希望把年羹尧给弄回来,不说革职查办吧,至少也要冷藏个一段时间。但是胤礽不愿意,似这等督抚的升降任免,由于等级太高,也就是皇帝有这个权利,即便是吏部,也只有扯皮的权力而无决定权。
胤礽打起了擦边球,明面上跟朝臣们扯皮,暗中下旨给年羹尧。朕为了你,可是跟那些人杠上了,你得给朕争气啊!
对于胤礽来说,南洋是美好前景不假,确实也是远在海外。成了,好处大大的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