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页)
第五名刚回过神,殷朝歌与司马乔已掠出丈余。他不禁顿足道:“不好!”
木潇潇道:“怎么了?”
第五名道:“对方实力绝对不会这样弱的,穷追下去,只怕有失!”
木潇潇咬了咬嘴唇,一跺脚,身形掠起,直扑河边。
第五名叹了口气,叫道:“赵纵、孙昭照顾李姑娘,其余的人跟老子上!”
(幸亏没有收线!)
(钓者暗自窃笑,尽量将手中的渔竿放长。)
(狡猾的鱼儿只是轻轻叨住了蚯蚓向水下拉,并没有用力将它吞下去。)
(但迟早,它会吞下去的。)
向守志伏身在一丛芦苇后,将手中的长剑伸进草丛里,以免剑身上会有反光,被人发觉。
他身边的草丛中,还藏有两柄长剑,十柄长刀。
(渔钩上最重要的部位,就是钩尖后的倒刺。)
(鱼一咬钩,锋利的钩尖就会穿透蚯蚓,深深扎进鱼的体内。鱼当然会挣扎,有锋利的倒刺拴住鱼的肌肉,才能确保它逃脱不掉。)
圣火教的大船离长亭约有百五十步,几个起落间,殷朝歌和司马乔已逼近到离船不过四五十步远的岸边。岸边,苇草丛生。
船内灯火通明,殷朝歌能清楚地看见正向船头奔去的五个人跌跌撞撞的狼狈身姿。
五个人?
不对!应该是七个人!
那两名灰衣人已不见了!
第五名的话闪过他心间。
以圣火教今夜出动的实力,长亭边一战怎么会一触即溃呢?
他猛地停住了身形。
司马乔也突然醒悟--向守志呢?
大船已在眼前,船却没有开动。
他们已冲进了苇草丛中。
忽然间,殷朝歌又感到背后凉嗖嗖地,似是举起了一柄杀气森森的利剑。
这不是幻觉!
背后的确有杀气扑来。
纯正的,凌厉的杀气。
前面也有。
昏暗的灯光中,苇草丛中忽然出现了近二十条人影。
人影散开成一个半圆,向他们逼上来。
背后的杀气更凛冽。
不仅仅是杀气,更令殷朝歌心惊的,是一声激急的喝叱。
那是木潇潇的声音。
一瞬间,殷朝歌想到的,也是一柄渔钩,渔钩上的倒刺!
他们身后正与木潇潇激斗的,正是这枚倒刺。
殷朝歌与司马乔对视一眼,同时返身疾冲。
他们现在正如同已上钩的鱼,要想冲出重围,首先就必须拔掉这枚倒刺
殷朝歌忽然间很想笑。笑自己的天真、笑自己的幼稚。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圣火教今夜的目的与他的一样,也是要“人图并获”,而绝非“以图易人”。
冲出三步,殷朝歌已看见了木潇潇。
她正挥舞着玉箫,竭力抵挡一柄长剑、四柄长刀的联手进击。
她长长的头发在夜风中飞散着,身形却已略显滞重,显然已经很难支撑。
正在这时,司马乔闻到了一股极淡的香气。
这种香气他再熟悉不过了。
他还是“秋风客”时,这种香气正是他的颇为有力的一种武器。
当然喽,他并不怕这种香气。采花大盗要是自己没有克制迷香的办法,岂非天大的笑话!
但殷朝歌怕!
“迷香!”司马乔纵声大叫:“殷兄小心!”
已经晚了。
殷朝歌虽然听见了司马乔的大叫声,已经晚了。
香气方一入鼻,他立即感到头晕目眩,全身绵软乏力。虽然他仍努力想提起其气,但丹田内已是空空如也。
他踉跄着又往前冲出两三步,便一头栽倒在地,晕过去了。
司马乔嘶吼着扑过来。
他奋力挥刀,却发现四周已是一片刀林。
他奋力前冲,却是离殷朝歌越来越远。
第五名只晚到了一步。或者说是赶到的很及时。
因为他再晚一步,司马乔的身上将再添几道伤口。
圣火教的重围在第五名扑近的同时,就自行散开了,丢下浑身浴血的司马乔,飞速地掠上了大船。
船立即启动。
仅仅晚了一步,第五名便只有站在岸边跳脚大骂的份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