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军国民化(为新书求支持)(第1/3 页)
(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反观历史,弘武六年决定着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开始了其从未曾有过的锐变,这种锐变是根本上的……而最为根本的锐变是臣民至国民的锐变。在随后的数十年间,通过不断的国民改造,四万万皇帝陛下的臣民成为了中华帝国的国民,这种改变始于弘武六年,而出人意料的是,这种改变却始自于最受后人病诟的是,其竟然始自于军国民化。”
《帝国百年》
“村公所的人,过去是靠民间有声望的士绅,而现在则要把军人送进村公所,这样的话,那些退役……嗯,在乡军人的身份如何介定?”
在皇宫的书房内,面对着陛下的要求,袁世凯已经开始用笔在纸上计算着什么了。去年,结束了东瀛总督一职的的他回到了南京,晋升为帝国的民政大臣——在内阁之中,民政大臣地位之显,仅次于总理大臣。
可以说此时的袁世凯已经位极人臣之显,不过即便如此,他依然小心翼翼的,毕竟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沉思片刻,唐浩然摇了摇头说道:
“村公所所兼职档案员、邮递员,又要调解一堆小纠纷,应该算是公务员。话说回来,按照帝国陆军军律的规定常备兵支给全额津贴——每月四元,服役三年退为后备兵,月支津贴两元;又五年退为在乡军人,津贴每月一元;平时各就其业,冬季调操一月,又十年除其军籍……”
在很大程度上,当年东北军的创建过程中,唐浩然充分参考了北洋陆军的组织条例,尤其是常备军、续备军、后备军的规定上,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非常简单,中国没有义务兵的先例,而且军人的历史地位低下,所以建立“义务兵役”时,同样参考了北洋陆军的建设,最终这种义务式强制征召和雇佣兵式组织成为了陆海军组织的特点,每一个士兵从服役那天起,国家就和其“签订”了长达十八年的合同,在这十八年中,士兵即便是退役也能从国家领取军饷,应该是津帖。
得益于军人地位的提高,加之强行推动的义务兵役制,使得的现在军队从来都是征召最优秀者,毕竟每个年满18岁的公民都需要服兵役,现在的军队往往云集着中国身体素质最为优秀的农村子弟——95%的士兵来自于农村。
实际上,这正是陆军与海军的区别,陆军往往都是泥腿子——士兵大都来自农村,海军士兵大都来自城市,前者服兵役是因为法律,而后者服兵役却是因为向往大海。甚至两者的军官也是如此,而相对应的是,相比于文盲也可以接受的陆军,海军对士兵的素质要求更高,甚至现在海军已经提出了非高等小学不可的基本条件,而这恰恰是农村子弟最大的软肋。
也正因如此,唐浩然提出的“农村军人免税”方案,才会不至于因为城乡区别作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城市军人没有优待,相对应的是城市军人的退役金会适当的增加。总之,对于军人是公平的,不会因为他们的出身不同,而亏待那一方。
在唐浩然最初的计划之中,不过只是通过“税务优待”去扶持出一个“乡间的特权阶层”,进而作为“乡间基石”稳定乡村,在保障国家对乡村控制的同时,阻止任何“动荡”于乡村发生。
但现在,随着计划的完善,最初的“优待军人”却转向了另一个方向——“军国化”,为未来战争作准备的军国化!
如果说,当年唐浩然于东北施政时,所做的准备是为了准备国家的统一以及与俄国的对抗的话,那么现在的准备,却是为了中国的百年之利,也正因如此,“军国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之事,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也是国民改造的要求。
而在推行全国“军国化”的过程中,在乡军人将来担负起维护国家基层秩序的核心,在过去的十年间,军人、军属都享有某种程度上的优待,比如军人家庭可以悬挂“皇家龙纹徽章”等等,但是这往往只限于荣誉,相比于荣誉,这一次,唐浩然准备给予他们的却是更为实际的东北——免税。
农村军人免征田赋的权力,当然,得益于建元后的土地登计,使得政府掌握有每个军人家庭的土地亩数,加之法律上的禁止,因而绝不可能出现所谓的“投效”。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