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3日,冲突爆发。
日军在1937年8月派出上海派遣军(三个月后增加到50万人),开始向上海进攻;*则共派出中央军精锐和大批内地省份部队(但由于蒋介石与这些部队的司令关系恶劣,所以装备极差。而参加者包括川军、滇军、桂军、粤军、湘军等)合计70万人,与日军血战三个月之久,粉碎其“三月亡华”之战略,此即为淞沪会战。
听到了蒋校长的训话后,张大少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与憎恨,他决心用自己在德国学到的狙击战术,狠狠打击狂妄的小日本,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中华大地上,出现无数端着三八步枪挑着狗皮膏药旗的鬼子兵,留着仁单胡子的鬼子指挥官用指挥刀猛的向前一挥!“杀给给!板载”,如同一群野兽一般的鬼子兵嘴里声嘶力竭的嘶喊着“天皇板载”!潮水般涌冲向中国腹地。
华北危急!上海危急!中国危急!
第12章 进入火线
经过半个多月的漫长航行,张大少终于回到上海,他甚至没来得及回家探视父母,只给家里拍了封电报,就匆匆赶往所在的部队报道。
张大少回到部队后,他的长官倒是很惊讶,原来德国方面为了避免外交上的纠纷,给当时的民国政府发了照会,声称张雨轩少尉在慕尼黑接受军事训练时,因卷入学员之间的火拼而“失踪”,德国对此表示哀悼云云……张大少向上峰报告了纳粹的阴谋并巧妙回避了汉密尔顿上校帮助他逃亡的内幕,军方上层获知这件事件后感到十分震惊,但也没有深入追究,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做——打鬼子!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平、津后,在继续扩大华北战争的同时,开始将其战略重点南移华东,蓄意挑起上海战争,日军认为在上海挑起事端可以使中国丧失经济中心,迫使南京政府屈膝投降,达到“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目的。
上海是长江的门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和进出口贸易港口,也是世界东方的金融贸易中心。它是守卫当时首都南京的屏障,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是蒋介石赖以起家的江浙财阀的基地,也是四大家族的经济中心和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集中地,一旦失守将直接威胁国民党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所以,国民党政府决心保卫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后第一周,中国军队投入德式部队3个师加1个旅,猛攻日租界。日本4000名以舰上水兵为主的海军陆战队和由上海侨民临时编组的守军负隅顽抗。
张大少录属于声明显赫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全称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中央军官学校前身就是名闻遐迩的黄埔军校,教导总队最早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黄埔学生军,蒋介石对黄埔军校历来是青睐有加,最先进的装备、最先进的战术训练、最先进的部队编制往往都是先由中央军校来进行实验。
教导总队与第36师、87师和88师是一脉相承的兄弟部队。在中央军里,既不是胡宗南第1军系统,也不是汤恩伯第13军系统,更不是陈诚的土木系,而是出自于蒋介石的警卫部队,标准的嫡系中的嫡系。德式师不仅是国民政府的最精锐的部队,更是当时远东地区装备最先进的陆军,全部按照德国标准配备武器。轻武器方面,德式师主要单兵武器是国造毫米中正式或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系列步枪,捷克ZB26轻机枪,仿制马克沁的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以及名闻遐迩的驳壳枪(也叫盒子炮、快慢机或二十响,但其真正的名称是毫米毛瑟M1932型半自动手枪),在重武器方面,不仅有德国150毫米远程炮,、 “博福斯”75毫米炮、德制37毫米Pak35战防炮,82毫米迫击炮,甚至还有德制I号坦克、霍克战机和马丁”重型轰炸机!
整个抗战时期,绝大多数的情形都是日军用优势的装备和火力来对付国军,但淞沪会战这次是罕遇的好时机,国军在装备与火力上都享有优势,当然应该集中所有可用的重装备,一鼓作气地将日军赶出黄浦江。虽然德式部队的基层官兵作战勇猛,不惧牺牲,但收获甚微,这和老蒋的消极抗日有关,当时老蒋一心幻想国联出面调停,屡次错失良机,最后终铸成千古遗恨!
8月21日,随88师直冲日军阵地的中国战车为抢得战争主动权,赶在日本援军到达之前消灭驻沪敌人,国民党组织淞沪作战部队第9集团军于次日对上海市区之敌发动全面进攻,其攻击重点最初为虹口,后转向公大纱厂。其时日军在上海的部队仅海军陆战队3000多人,紧急从日本商团中动员退役军人,合计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