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佛是一棵树 前言(1)
我们的生活中常有一种不安定性
每一个人都希望实现愿望,求得肯定和安乐,因此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留下一段故事,有的非常动听从而使许多人颇感兴趣,深受感触。我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外在现象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的内在的智能情怀,千差万别的因缘业力,使我们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同时在短兵相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历练、自省,监视自己的思想,对于很多问题,你有求解的意愿很重要。内观智慧意义非凡,无论您生活在何种社会,惟有培养内在的价值才能真正知遇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如今“我”将何去何从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以有变成任何情形的可能性,如同创巴仁波切(注1)在他的英文诗集《初念最佳》的自序中谈到他和许多美国诗人接触后所留下的印象:他们“或如珊瑚蛇,或如嬉戏的鹿,或如成熟的苹果,或如小心翼翼留心自己的松鼠,或如羽毛脱落却仍然喜欢炫耀的孔雀,或如只会学舌却佯装为阐释者的鹦鹉,或如啃书本哪怕撑死自己的书虫,或如庄严的偶尔发生雪崩的山峰,或如把天地联成一体的浩瀚的海洋,或如自由飞翔鸟瞰宏观世界的大鹏,或如既尖刻又善意而值得信赖的狮子”。
在这样越来越“钱本位”的社会,每天我们都发生着交易的行为,我们甚至被商业经济文化掠俘驯服,顺从一切的引导与安排。商业广告铺天盖地细微到眼球经济的程度,经济全球化影响着全球最偏远的角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指数,已使环境与一代代人吸附在“发展”的巨轮下不堪重负,我们受困于金钱与欲望的循环中。希望钱能解决自身、家庭、社会的问题,钱本身不能赋予生命终极的意义,但是从期望、拥有、分配、失去之时你的动机、语言、行为将影响到你自己和其他人。
怎样经营成功的人生,智慧地抉择未来道路。每个人都多少拥有一些物质或非物质的财富,需要一定数量的钱,每个人都需要谋生的方法,工作賺钱天经地义,将工作视为生计的主要来源是很实际的,如果极度贫穷,一般人很难想到別人、追求人的基本价值,我们必须满足基本需求,才能打开心量,关怀他人。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种不安定性,中国有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变化无常如同塞翁失马,但是人们欲想掌控一切,忧患意识却如同创新精神一样,在竞争的社会,学业、事业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的经营由细小并踏实的因素支撑着,我们不仅要重视掌握经营管理方式,同样应关注经营思想,贡献自己的智慧为社会人类谋利,企业集团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应仅着眼于自利,目的不是钱的数量,即所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以成就事业为己任、为人谋福为目的。
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地为社会大众作出自己的贡献,不成为别人的痛苦和烦恼的原因,负担起个人的生活,进一步能够维持家庭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的好伙伴,这是互助合作、互利双赢的社会,任何一方都不能仅顾自己的利益。老板希望压榨员工的工资待遇和时间,不惜违法乱纪,牺牲优美环境为代价,想赢得一己私利却一败涂地;员工期待不劳而获,挖空心思来挖空公司,不各尽所能而是为了各取所需、各取能取。忧患危机感不应该成为急功近利的借口。这些情景使得利他的精神财富焕发人性的光辉,品德成为和谐的正因。
本书不仅提供发家致富的理念,而且以崭新的方式启发读者怎样在社会中逾越各种错误知见。工作,关系着生计、金钱、地位,甚至也关系着心底的自尊、每日的情绪,工作之所以令人渴望、挣扎、苦恼,是因为它牵涉现实、价值、欲望、人性,使我们感受到苦与痛。我们在工作中很容易对上司、主管产生嫉妒、羡慕、害怕、敌意,因而产生冲突。本书给予真实的解答与建议。
房放先生是我早年的传承弟子,谦敬智慧以及成功的事业,他是本书最理想的作者,以幽默风趣的现代音符,传达了我们渴望的动人乐章。
。。
佛是一棵树 前言(2)
把佛陀慈悲的智慧开示带进商业管理,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中,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感恩已经拥有的一切,用正面的心态迎接现实生活中的失业、晋升、挑战、生意行为、商业宗旨以及社会责任等。这个星球是我们的暂住地,不是人们期望的永恒乐园,生在这里富有含意,美妙奇幻的世界是我们展示创举的平台,想要留下什么故事,由您自己决定吧。
藏传佛教宁玛新伏藏传承者、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