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经用过,再让我用,如何显示我的伟大和与众不同呢?一定要创新,要有创意。于是,嬴政下令: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用上古的〃帝〃号,合起来称为〃皇帝〃,其他的称呼都按你们商定的使用(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看来,嬴政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称号。
。←虹←桥书←吧←
第17节:集权皇帝(2)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称号由此诞生。
当大臣们以为当天的朝议已经结束时,嬴政又说,过去君王下世之后,即位的君王和大臣都要给先君一个谥号。这是后代君王议论前代君王,是以下犯上,从我开始,废除谥号。朕称〃始皇帝〃,下面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嬴政统一天下之后,要办的事、待办的事、急办的事可以说千头万绪。
为什么嬴政如此重视自己的称号问题,首先要解决这件事情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嬴政这种做法本身,表明他的野心在极度膨胀,头脑已经开始发热了。秦始皇兼并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皇帝〃一词非他莫属。以后,他还制定了一系列与皇帝有关的制度,如〃制〃、〃诏〃是皇帝命令、文告的独特形式,〃陛下〃是臣民对皇帝的尊称。皇帝的亲属也有了独有的称谓,皇帝的父亲为〃太上皇〃,皇帝的母亲叫做〃皇太后〃,皇帝的妻子封为〃皇后〃,等等。与此同时,秦始皇还建立了与皇帝相关的礼仪制度,但是由于史料匮乏,它的原始面貌我们很难厘清。
另外,秦始皇之所以对自己的称号如此在乎,还出于一个重要原因,即他急切地需要为自己正名。
正名是论证政权合法化的基础。嬴政九岁回到秦国之后,就成为了太子异人的嫡子。这注定了他将来一定要继承大统,成为秦王。因此,嬴政九岁之后应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自己将来当秦王做好文化上的准备。关于这方面的直接史料,我们目前无从看到,但是,嬴政少子胡亥受业于赵高,赵高本人是一位文字学家,而且深通法典。从这一情况来看,嬴政九岁归国之后接受的教育肯定不差。如果我们这个推断不错的话,受过良好教育的嬴政当然懂得正名的重要性。嬴政的〃议帝号〃就是要正名。先秦诸子历来非常重视正名,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正名〃对维持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有序,以及对老百姓的统治都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嬴政统一天下后首先忙着为自己正名。
神化是树立皇帝权威的必经之路。嬴政自称〃皇帝〃,独占〃朕〃字,政令称〃制书〃、〃诏书〃等,目的都是为了神化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把自己和全体臣民严格区别开来,最大程度地把自己标榜得与众不同,显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这套神化造势术,一方面源自韩非学说中的〃术〃和〃势〃,另一方面则源自嬴政自己的政治需求。为了让别人感觉自己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嬴政认为必须有一整套形式上的仪式作为神化自己的手段。
虹←桥←书←吧←。←
第18节:集权皇帝(3)
〃皇帝〃称号本身就是在神化自己。〃皇〃是〃天人之总称〃。嬴政不
要〃泰皇〃,但取〃皇〃,因为〃皇〃是尊贵之称。〃帝〃是〃天号〃。
〃皇〃与〃帝〃合称〃皇帝〃,神化的意义更为明显。
圣化是树立权威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嬴政废王称皇帝,确有〃称成功,传后世〃、展示并炫耀自己功德的一面,但是,嬴政更改称号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圣化自己,使自己成为天下一切崇拜的集中代表。
神化、圣化自己的基础是皇帝意识。
秦始皇是一个皇帝意识非常浓厚的帝王。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帝王心态。在秦始皇的〃皇帝〃称谓中,还有一种隐性称号,即 〃龙〃。〃龙〃在先秦是一种神物,也是民间对〃皇帝〃的一种通俗称呼。秦朝的臣民称秦始皇为〃祖龙〃,《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今年祖龙死〃一说,暗示秦始皇将死。秦始皇听说之后,对〃祖龙〃一词做了新的解释:〃祖龙者,人之先也。〃这说明秦始皇默认〃祖龙〃指的就是他自己。
第二,垄断心态。秦始皇垄断心态极其强烈,在现实生活中独断乾坤。〃朕〃字在先秦是第一人称的通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到秦始皇之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