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寺鉴真的僧寮,他站在门口喊了一声:“师父!”
“哦,是如海,进来。”
如海跨进门,坐到鉴真的对面,口气愣愣地说:“师父,弟子特意前来向你请教。”
“哦。请教什么?”
“什么是佛性?这个问题学佛的人都在问,可是答案怎么说的都有。”
鉴真略略一愣,嘴角露出笑意,说:“我的话你相信吗?”
“师父是悟道的高僧,我怎么能不信呢?”
鉴真指着如海说:“你就有佛性啊。”
如海愣怔半晌:“师父,我如果有佛性,如何才能早日开悟?”
鉴真口气和蔼地说:“要想早日开悟,我也没有什么诀窍。你只要看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一只熊、一个病人,约束口中一条虫,如果做到这些,可能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如海一听急了:“师父!弟子只身来此,根本没有带什么鹫、鹿、鹰、熊之类的鸟兽,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看管呢?”
鉴真笑笑:“如海啊,鹫、鹿、鹰、熊只是比喻,它都在我们的身上。”
如海低头看自己的身体,知道师父是用比喻在点化自己,便点了点头,装做已经理解了,叩首离去。
回到既济寺院内,他把鉴真的话向道航说了一遍。
道航问他:“师父的比喻你懂了吗?”
“懂是懂了,还要再想想”
道航上前一把捏住如海的鼻子往前拽:“木死了!木死了!”
如海跟着鼻子走,喊着:“哎呀!疼!疼!”
鉴真东渡 第四章(2)
站在一旁的荣睿等一些僧人笑起来。
道航松手:“你既然知道疼,也表明你不木啊!”
如海用手摸着揪红的鼻子,很是委屈。
道航向他解释道:“我告诉你,师父说的看管两只鹫,就是要你时刻注意你的眼睛——非礼勿视!”
如海点头,压下一根手指记着。
“看管两只鹿,是要你把持双脚——非礼勿行;”
如海点头,又压下一根手指。
“看管两只鹰,是要你把握住双手——非礼勿动;约束口中一条虫,是要你约束自己的嘴——非礼勿言;看管一只熊,就是护持自己的心——非礼勿想;看护你的病人,就是看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让他陷入罪恶之中。师父给你讲的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懂不懂?”
“噢,原来是这样!”如海笑了,伸出压了七个手指的双手:“其实你不说,我也想到了。”
一听这话,道航的双眼又瞪圆了。如海吓得赶紧跑走。�
2
下了晚课后,祥彦和思托来到既济寺找荣睿和道航,大家围坐在矮脚桌旁,祥彦拿出一张简易的地图摊开在桌上,说:“船已经快造好了,海粮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师父让我们过来与你们商量,赶快把行走的航线确定下来。”
大家的头围过来看着。
荣睿指着地图上的一条线说:“船走北路虽然风浪小,可是这些年来北路被新罗国控制,难以通行。我们日本的船只都走南路。”
“你们听说没有?这几天东海沿岸出现了海盗,闹得很厉害。”祥彦说。
普照点头:“去李凑官人府上时,他就已经给我们说了,我认为如果现在走,是很不安全的。”
荣睿不以为然地笑笑:“海盗打劫商船,咱们的船上没有财物,他们能把一群僧人怎么样?”
门内说话,门外有耳。恰好此时如海经过,他见门缝开着,便凑过去往里看。
只见道航收起路线图,说:“我看选哪条航线都无所谓。”
大家不解地望着他。
“既然都有危险,只要能到日本,哪条航线不都是一样吗?我看更重要的是先选定去日本的人。”
一听这话,如海两眼贴近门缝,竖起耳朵仔细听起来。
“人选不是也基本上定下来了吗?”荣睿问。
道航口气坚定地说:“如海可以不去!”
祥彦问道航:“怎么了?”
“东渡传法,必须挑选师父众多弟子中超群拔萃,为世师范之人。而如海学问不够,德行不高,根本不够资格。”
门外的如海一听此话,顿时气得七窍生烟。
又见祥彦说话了:“师父是想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将律法传播到日本去,人在精而不在多。如海既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