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但是由于毕竟水上飞机在运用上、性能上具有相当程度的不足之处,美国战前便成功进行了普通飞机的起降实验。战时也有在水上飞机母舰上起飞通常飞机,但是不得不在陆上基地降落的情况。而英国在战争末期则将“暴怒(Furious)”号大型轻巡洋舰进行改装,使之能够搭载并成功在航行中收容普通的飞机降落,并在作战中加以了运用,这也是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航空母舰(Aircraftcarrier)”。
层出不穷的新型舰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还诞生了很多特殊的舰艇,这些舰艇中有的昙花一现,而也有的则影响深远,比如鉴于将会出现的登陆作战,英国开始研究了一种被称为“X驳船(XLighter)”的登陆用平底船。便可谓近代登陆艇的先驱。而1915年英国海军又用快速摩托快艇搭载鱼雷进行试验,获得成功以后,被定名为CMB,也就是“沿岸摩托艇(Coastalmotorboat)”,而同时期德国海军也开发了类似的被称为LM艇,即“快速摩托艇(LuftschiffMotoren)”,而最为著名的则是意大利海军的MAS艇,通常具有“鱼雷摩托艇(MotoscafoArmatoSilurante)”或者是“反潜摩托艇(MotoscafoAntiSommergibile)”之意。这种快艇还击沉了奥匈帝国的无畏舰。这些CMB、LM艇或者MAS便是以后“鱼雷快艇(Motortorpedoboat)”的始祖。
另有一种值得一提的舰艇,那就是在较小的舰体上,搭载重炮的用于沿岸攻击的浅吃水舰艇,这种舰艇可以溯源到美国南北战争之时,当时被命名为“莫尼托尔(Monitor)”号的最早搭载旋转炮塔的小型低舷装甲舰。以后这个舰名也成了这个舰种的代名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为了支援可能进行的登陆战斗,设计了新一代全新的“浅水重炮舰(Monitor)”,比较大型的是在数千吨的舰体上装备战列舰级的重炮,并在战时批量生产。而此类舰艇在意大利则被称为“机动炮台(Batteriasemovente)”,为方便起见,文中将其也一并称作浅水重炮舰。
其他诸如专门从事海上破交的“商船袭击舰(merceraider)”,这种袭击舰形式多种多样,甚至连帆船也被巧妙运用;还有进行特殊海域封锁用的“武装拖网船(Armedtrawler)”、“海军漂网船(Navaldrifter)”等,这种船只也常常用于扫雷以及反潜等多种用途。当然还有更多其他品种,难免挂一漏万,不可能一一表述了。
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战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技术的影响之下各种新型舰艇层出不穷,新的概念也纷纷涌现,此处也只能对比较有代表性的作简要介绍,目的便是为了明确以后文中各种舰艇的含义。
以下将就各国海军的实力、组织以及战略作简要介绍,在比较之时,将要列举的舰种根据上面的定义,将对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以及潜艇这些主要舰种进行比较或者例举。其中战列舰中进一步就无畏舰以及前无畏舰进行细分,巡洋舰则进一步分为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轻巡洋舰以及防护巡洋舰等,而驱逐舰之中也将雷击舰一并加以统计。
第9页: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阵营
各国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分为同盟国以及协约国两个大阵营。
同盟国又称中央同盟国、或者中欧强国,是由于这些国家夹在英法等西欧诸国以及俄国这样的东欧国家之间而得名。其最早的来由是1882年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以及意大利王国签署的三国同盟,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作为三国同盟一方的意大利态度暧昧,并最终倒向了敌对方,这个三国同盟事实上已经崩塌一角。随着战争的推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保加利亚王国相继加入了这个阵营。
协约国则是指以1907年签署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也就是三国协约的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以及俄罗斯帝国这三家为核心,加上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黑山王国、日本帝国,以及后来陆续加入的意大利王国、葡萄牙共和国、罗马尼亚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希腊王国、中华民国以及巴西共和国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战场则主要为英国以及德国在北海的对峙,其战火也蔓延到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乃至世界大洋的各处。而海战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