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小猫三四十只上街,反映王室无人理会,冲击可能比戴妃之死更严重;假如出现半世纪前为丘吉尔送葬的25 万人,则可谓“基本盘”。
最后,有20 万人排队到灵柩致敬,葬礼当日则有过百万人出席。丧母的女王被群众拍掌鼓励,放下心头大石,喜形于色,终于抛开冷酷到底的训练,不但主动发表电视讲话、四处和群众交谈,更公开以乳名Lilibet—不是电影菲利普亲王对她*的昵称“卷心菜”(Cabbage)—送道别卡予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展示人性一面,以示王室不但从戴妃丧礼复原,更要洗脱旧世代的心理烙印。
假如我们厌倦了二元对立,立场相对中立的《独立报》对英国国民心态的宏观评估,最值得我们深思。该报评论认为如何响应戴妃之死、太后之死,都反映互联网兴起后,“前信息代”和“后信息代”的角力,认为各派政客、贤达、社运人有意识地通过评论王室来参与历史。但在新世界,民众的信息消化力变得麻木不仁,太后驾崩、阿拉法特被逐、香港联汇波动、好莱坞电影,都是用完即弃的“信息”。“信息”—包括公众人物之死—对新人类的棒喝能力是有限的。也许“争端”本身连同常态政治生活,已是过时。网上大世界成为霍金口中的“有限而无边”宇宙,国土、英雄都虚妄起来,实景世界泡沫化,真实的领袖无论是否有真实的权,都对真实宇宙影响有限,不容易振奋真实的人心。这样大的挑战已超越君主立宪,变成整个人类政治社会的议题。英女王通过个人挑战、完成历史任务,在这样的年头已属难能可贵。
延伸影画:
* 《Princess in Love》(英国/1996)
* 《传奇女王伊丽莎白》(Elizabeth)(英国/1998)
延伸阅读:
* 《Lilibet: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Elizabeth II》(Carolly Erickson: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2003)
* 《The Monarchy and the Constitution》(Vernon Bogdano: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 想看书来
非常女婿(Meet the Fockers)
时代背景 公元2004 年
地域背景 美国
电影制作 美国/2004/110 分钟
电影导演 杰伊·罗奇
电影编剧 詹姆·赫兹福德/ 蒂姆·莱斯姆森/ 文斯·梅格里奥
电影演员 本·斯蒂勒/ 罗伯特·德尼罗/ 达斯汀·霍夫曼/ 芭芭拉·史翠珊/ 特莉·保罗/
布莱思·丹纳
剧情简介 格里格和帕姆已经决定结婚,而婚礼就在六个月之后举行。在婚礼之前,女方的家人应该与男方的家人见一见面,于是,以父亲杰克为首的布莱恩夫妇带着全家和忐忑不安的格里格,开着自己的新房车去拜会福克一家。然而当布莱恩夫妇与格里格的父母见面之后才发现,事情原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美国保守主义Vs自由主义大战
在美国极卖座的喜剧《非常女婿》是《拜见岳父大人》(Meet the Parents )的续集,最大卖点是集合三大老牌影帝影后罗伯特·德尼罗、达斯汀·霍夫曼、芭芭拉·史翠珊同台演出。对遥远的我们来说,这可能纯粹是家庭伦理温馨搞笑片,但对美国人而言,《非常女婿》比《特务亲家》(White Collar )等同类电影更精警地捕捉了布什上台以来国家两极化的社会生活,男家和女家分别代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信徒,全片不谈政治、却充分政治化,隐喻处处,本土观众深有共鸣。相信这才是电影比第一集更卖座的主因。
女家CIA和男家CLIA的白描
作为两大思潮较量的起点,电影有话出肠的角色扮演设定。上集已出场的女家父亲杰克.布莱恩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退休人员,思想守旧,重视家庭生活,大家长作风,不接受婚前性行为,反对未婚产子,更不用说堕胎,这些都是美国保守主义近年和宗教势力结盟后鼓吹的道德观。他担心亲家的职业和作风,会影响自己的名声,持强烈精英主义,信奉社会阶级(幸好男家的开放双亲毕竟是律师和医生),不喜欢说多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