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馐叮�裨蚧穸�鹿膊�匙苁榧前耗煽朔蛉松褪兜淖骷抑鹘乔侵巍さ吕陈�换嵴凑醋韵玻�涸鹚盐莸拿孛芫�煲膊换岫运�心茄�玫拿琶嫣�取�
顺带一提,这位昂纳克夫人在丈夫当权期间全程担任国家*长,夫妻档指点江山,夫人对文艺教育特别有发言权,所以《窃听风暴》才设定她为作家靠山,暗示她为高层权力斗争的核心。部长指示斯塔西特务整肃作家,除了为了夺他的女人,也是要整垮对方后台的权力斗争。昂纳克曾和西德总理科尔平起平坐见面,后来科尔成为统一德国的唯一领袖,昂纳克沦为被控反*的阶下囚,科尔念旧网开一面,让他根据共产党传统到智利“保外就医”。不久昂纳克死在智利,夫人现在还留在那里,曾以访问形式出书畅谈她眼中的东德。相信以她对文艺的热爱,必定会看《窃听风暴》,不知有何感想?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秘密档案开放
2003 年,德国政府决定将斯塔西秘密档案全部向公众开放。档案全长125 英里,厚达2 125 000 000 页,放在整座大厦供当事人查案,如此规模浩大的翻旧账可谓世界纪录。这时,东德人才发现全国整整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有档案建立,同样数目的人曾向秘密警察告发亲友,从查档发现历史,这就是《窃听风暴》剧本的现实基础。然而告密人究竟算是合作者、刁民还是受害人,其实已不可能判断,像电影那样发现一位好心特务的可能性极小,发现亲密战友夫妻子女出卖自己的可能性极大。电影对开放档案持“面对历史”的正面态度,并非德国一致共识,在国内也曾惹起争议。
本笃十六世被揭发年轻时曾加入希特勒青年队,依然成为教宗,他的同业就没有这么幸运。前东德天主教行政总管史托菲在德国统一后成为交通部长,原来被视为“东德良心”,档案却揭露他曾为秘密警察当卧底25 年。波兰著名神父、已故教宗约望保禄二世的同乡兼亲密战友海莫2005 年被揭发曾任共产党特务,监视对象正是教宗。也是源自德国算账风,控制前朝档案的波兰国家纪念院(IPN)负责翻旧账,同时意外发现的还有波兰特务为教宗捏造情妇的故事。末代东德足球先生古斯科(Torsten Gütschow)、球迷熟悉的勒沃库森足球会的德国前锋基尔斯滕(UlfKirsten),也是档案披露的斯塔西线人,监视对象自然少不了来自东德的欧洲足球先生萨默尔(Matthias Sammer)。德国是对历史负责的民族,这值得嘉许,但电影“告密者总是软弱的”的暗示,则未免过分简化、残忍。旧闻揭下去容易黑白分明,国家繁荣时,过来人可一笑置之;一旦出现金融风暴还是什么,人性就难免爱算总账。毕竟,看过这类电影的观众容易在道德高地审判“谁是好人”。这结论,却是翻文档不可能弄明白的。《窃听风暴》上映时,某曾任东德秘密警察的男配角父亲参加首映被认出,激起公愤,被逼向公众道歉才能平息众怒。又是一个疮疤。
《再见列宁!》更有去精英价值
正史的东德文化人圈子有点像嬉皮士,集体住在东柏林一个租金便宜、啤酒便宜的旧城区,也许就像今日北京的798 旧工厂艺术区。《窃听风暴》的东德文化人却甚少嬉皮味,比正史政治化得多,而且都是关系多多的社会精英,广受上层官僚重视,主角更被称为“唯一同时获东西方重视的东德作家”,属于一个更小的小圈子。在小圈子内坚持“知识分子的良知”是容易的,但他们的话语、他们的贝多芬,其实不太落地。东德百姓不满经济下滑,甚至要靠西德借贷,知识分子就不大能感觉到,因为他们在物质上属于既得利益层,从电影可见他们的中产公寓环境优美,还有钢琴。电影提及的《明镜》杂志(Der Spiegel )对德国知识分子影响深远,是实至名归的*明灯,但也经常被批评借助专家用语扭曲事实和装作中立,特别是在文化人更似精英的当年。前*政权的文化精英到了*社会,创作往往大为失色,这并非偶然。
要说“人性光辉”,《再见列宁!》虽是黑色喜剧,但它那人工自制历史和真历史的混淆,似乎寓意更深、更贴身。主角的母亲相信共产主义并非为了什么大道理,只是自我感觉良好,最爱就鸡毛蒜皮小事写信“反映情况”,喜欢井然有序的生活……但其实她知道流亡西德的丈夫健在,依然有通信,也知道东西差异的并存。东德人虽然身在铁幕,但一直有便捷的信息流通,基本上了解西方发生何事。她选择东德,比文化精英和窃听者的心路更有代表性,而她绝对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