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者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随后,杨小关拿出了乾坤袋中的那本古书,书的首页上写着四个篆体大字:“五符真经”。
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件折子,就像古时的大臣上书用的奏折,折叠的着摞在一起,边角有些磨损,带着黑黄的颜色,显然这本书不但时间已久,而且经常被人翻阅。
不过杨小关不关心这些,只是关心书中的内容,因为这是杨小关见到的第一本真正的修真功法。
孙幸因为无法引灵气入体,所以才无法修炼正统的修真功法,好在他的名字中带着一个“幸”字,不管是幸运,还是幸亏,他的心思还算聪明,想出了神意诀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主意,先修炼意念,再聚集灵气。但是他无法使用正常的手段引灵气入体,因此他聚集灵气的方法自然不会很高明。
而杨小关觉得自己如果可以按照正统的方法引灵气入体,再配合上神意诀这种强大的意念修炼方法,很可能就会事半功倍,取得孙幸无法想像的成就,也许会走出一条新的修真之途来!
第045章 引灵入体
《五符真经》是一个很普通,也很简单的修真功法,若非如此,杨小关也看不懂。
《五符真经》分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最基本的功法,记载着如何吸收天地灵气,沿四肢百脉,汇集于丹田之中,凝结金丹。
但五符真经实在是太简单了,修炼此种功法是否能形成元婴都不好说,不过五符真经虽然简单,修为增长的速度也很慢,但贵在平和,没有走火入魔之虞。
如果在灵气的充足的情况下,或者有补充真元的丹药相助,进步也不会很慢,但是现在的天地之间,灵气匮乏,更没有丹药相助,所以五符真经实在算不上高明,否则鹤风也不会那么在意出土的文物了。
而五符真经的第二部分记载的则是一些符咒的制作和运用之法,按五行之数,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符咒,比如鹤风使用的真火符便是其中之一,而血合双玉符作为异种符咒也赫然在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界的常识性问题,到此时,杨小关才知道修真者修为的等级化分,从低到高,依次为炼气、开光、筑基、融合、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和大乘期。
死前的鹤风有着筑期后期的修为,而杨小关只是意念修为达到了融合期,至于真实的修为,则连炼气期都没有进入,因为他的体内没有丝毫的灵气。所以他现在根本不可能使用五符真经中记载的符咒。
不过杨小关更在意是五符真经中记载的修炼功法,有了这些功法,他才能更好的吸收天地间的灵气,进而转化成自己的真元。
把五符真经读了数遍之后,杨小关觉得自己理解的差不多了,于是走到别墅的阳台上,盘膝而坐,试着入定,吸收灵气去了。
绿露花园的别墅区就云岗山的脚下,距离喧闹的城市已经有了一段距离,这里的灵气虽然并不纯净,但是比城市之中却要好了数倍。
杨小关首先按照神意诀的方法,把一千零二十七根意念触手散布了出去,尽可能扩大着意念之力所笼罩的面积,待意念之力平稳下来之后,仔细的体会着天地间的每一丝能量的波动。
杨小关此时的意念之力已经小有成就,意念之力无孔不入,观察的自然也是细致入微,在意念触手的视野之下,先是看到了飘浮于空气中的尘土和从植物的身上脱落下来的细小的颗粒。
渐渐的,意念之力深入了下去,如同展开了一个巨大的显微镜,飞在空气中的尘土上带着微微的湿意,这是从林间吹出的水气造成的结果。
杨小关指挥着意念之力向水气吹来的方向飘飞了过去,那是一片并不幽深的树林,夜风从墨绿色的树丛中吹过,携带着众多的湿润空气,而这些湿润的空气在杨小关的意念之下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一点点如水晶般的细小颗粒夹杂在空气中,月亮下闪动着晶莹剔透的光芒,宛若漫天的繁星,这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几个水分凝结到了一起,比一个水分子大不了多少,但是它们依然没有逃过杨小关的意念触手。
意念之力继续深入探索着,小水滴也无法保持原来的样子,终于在意念的观察之下,现出了最根本的分子形状,仿佛一个个没有尾巴的小蝌蚪,在空中胡乱的飞舞着,一阵风吹来,所有的水分子便一起向着风吹去的方向跳跃着……
杨小关第一次看到这种美丽的景色,数以亿计的水分子同时跃动着,仿佛海中的波涛,居然掀起一股无声的浪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