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交集。
他愣了一下,叹道:“陛下这样说,倒使臣凭空生出些畏惧之心了。”
“你素爱谏诤,又不畏逆鳞。
朕现在悟出了道理,事先终止,免了你一番谏诤,你又缘何生什么畏惧之心呢?”
擢房杜左右仆射 整吏治京官并省(12)
“臣所谏皆为匡君臣之失,并非想事事与人作对。
陛下,臣以前说过让陛下克制己欲,是从大处着眼。
眼下正兴农事,偏又遇到灾异,若这个时机出外狩猎,委实不是时候。
陛下能从大节,罢狩猎之议,确实为明君。
陛下刚才劝诫臣下的话,也应该对照自身。
伏愿陛下不可一味沉溺于国事之中,日常加强锻炼,亦为魏征所愿。”
一向言语率直的魏征说出这样充满温情的话,令李世民大为感动。
他扭头看了众人一眼,重重地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了。”
开科举学子竞才 抗天灾刺史立功(1)
眼见会试日期一日日临近,房玄龄和杜如晦开始忙碌起来,褚亮现为吏部尚书,自然也不能清闲。
唐代学校以官学为主,私学为辅。
官学中又分为两类,即中央官学和地方州、县官学。
中央各类官学皆隶属于国子监,计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其生徒名额及入学身份资格皆有严格的规定。
如国子学,生徒名额为三百人,入学者为文武官三品以上子孙,或从二品以上曾孙,以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
其余州、县官学生徒名额也有限制。
每年的会试,各类官学中参加考试的生徒居于多数。
其他举选因不从学校中选拔,而是先在州县举行预考以选人,称为乡贡。
这两类人就构成了参加每年会试的举人。
举子们聚集京师,皆身着白色的麻衣,成为京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时人曾誉之为“麻衣似雪”。
他们要分别参加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明史等科目的考试。
这其中,因明法、明字、明算、明史等科做不了高官,历来不为士子所重。
惟有进士、明经二科为人才选拔的主要途径,为士子所趋,来参加此二科目会试者占总数的十之###。
考试的科目大体分为四类,即帖经、经义、策论、诗赋。
房玄龄、杜如晦和褚亮既然主持此次会试,李世民又表示亲自参加闻喜宴,对此次会试极为重视,三人自然不敢怠慢。
参加会试的生徒,因其入学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其背后大多有显赫的家世。
至于经乡贡入围的人,因有上州为三人、中州为二人、下州为一人的限制,乡贡考生也与州府长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武德年间以来,这些考生到京城之后,须打通考场内外的各种关节。
他们除了向所司投递牒文、状书进行登记等例行公事之外,还有行卷、温卷等名堂。
所谓行卷,即是考生将自己的史才、诗笔、议论之高下写成文卷达于主司,其中最关键的是将自己的背景告诉主考官。
过了数日后,他们将该文复制一份再送一回,名为温卷。
在这个过程中,有重权的家庭要向主考官打招呼,大多数人要想法拜见主考官,并奉上金帛。
房玄龄三人先是下令废止行卷、温卷等旧例,又由褚亮提议此次考试采用“糊名”制度。
以往举行帖经、经义、策论、诗赋等考试时,考生将名字填在卷子上,考官阅卷时,可以看到该卷的主人。
若考生与主考官串通,极易在试卷上做手脚。
褚亮建议,考生将名字写上卷子之后,由贡院派专人在其名字之上糊纸加封,并盖上贡院的印鉴。
考生交卷后,将所有卷子次序打乱再编上号码,阅卷及排定成绩时皆以号码为标志。
放榜之前一个时辰,再由主考官及御史台、大理寺派员当场监督开卷,然后放榜。
李世民很赞成这样做,这日他来到弘文馆,赞扬褚亮道:“褚卿多读书而不僵化,此次发明‘糊名’之制可谓大功一件。
看似小事,其实可以彰显我朝诚信、公正之精神。”
陆德明、孔颖达、颜师古等人都很兴奋,以前他们见到科举腐败,虽怒其弊然也无招,此次能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