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场进行训练,练习在500英尺的跑道上驾驶经过改装的B…25轰炸机起飞。4月1号,最后选定了16个机组去执行这次轰炸东京的任务,在加利福尼亚州阿拉米达航空站登上航空母舰“大黄蜂”号。决定用13架飞机轰炸东京,每架投弹4枚。另外3架分别轰炸名古屋、大阪和神户。
1942年4月2日,大黄蜂号在6艘舰只的护航下载着杜立特的机组人员和16架B…25B,告别了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劈波崭浪,向西急驶。4月14日,大黄蜂号穿过北太平洋风暴区,在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一个指定地点同哈尔西的企业号会合后,航向日本。于4月18日早上八时半左右,在杜立特中校的率领下16架B…25B飞机全部安全起飞。两个小时以后成功地对日本本土实施了轰炸,日本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让日本人尝到了战争的苦果。
轰炸后袭击日本的16架飞机全部脱离目标上空。其中1架受伤飞往海参崴,而后被苏联扣留。其余15架飞机均飞往中国,目标是中国湖南株州机场,但由于黑暗、大雾和缺油,飞机均没有到达目的地。15架飞机散落在中国浙江和江苏,75名机组中,3人在飞机迫降时遇难,8人跳伞在日本占领区而被日本俘虏,其中只由4人在战后幸存。
杜立特的降落伞徐徐落在农田里,而后杜立特被中国农民救起,杜立特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是在天上打日本的!”,并取出蒙特为他准备的写着‘杀死小日本’‘我是美国人,请帮助我。’的卡片。这就足够让杜立特获得中国军民的帮助。杜立特与其余63名机组人员随后均被中国军民护送到后方,而后辗转回国。
(虽然很多书友都希望我写主角轰炸东京的故事情节,但衡量再三,还是选择写主角参加珊瑚岛、中途岛等太平洋大海战。轰炸东京的机会有的是,以后主角将会驾驶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把东京变成烈火地狱,敬请大家留意故事发展。)
第四十一章 生意经
42年2月5日晨,埃格林基地司令官威尔逊准将,亲自给蒙特这个特殊而优秀的学员颁发了训练嘉奖令,并发给了他战机通用驾驶证(这不是一般的某种战机驾驶证,而是证明持有者具备驾驶现役所有飞机机种,包括舰载和陆基的,无论战斗机还是轰炸机,甚至运输机。)。能在二战期间得到这种战机驾驶证的人凤毛麟角,二战后随着飞行特战队的不断成立,持有这种驾驶证的人才开始增多。蒙特在埃格林基地长达一个多月的训练正式结束。
下午蒙特便离开了埃格林基地,启程返回夏威夷珍珠港基地。他已接到新的调令,前往“企业号”航空母舰实习一至两个月,再按实习的表现决定分配到那艘战舰服役。
利用在华盛顿市转机的空档,蒙特拿着丽莎给他的名片和明信片,来到华盛顿第十六大街的一座豪宅,登门拜会了他的未来岳父-麦道钢铁石油集团的董事长麦道先生。
“你就是丽莎经常在信中提到的蒙特克拉克?”在摆满各种艺术品,油画,装修豪华气派的客厅里,年过55岁的麦道先生,用依然充满精力的眼神,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个一身笔挺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神气活现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蒙特可是特意打扮过才来的。)
“是的麦道先生,我就是丽莎的未婚夫蒙特克拉克少校。”蒙特向麦道先生敬了个军礼后,把带来的明信片递给了他。
“说起来,为了搞好生意我也快两年没见丽莎了,真的有点对不起她啊。”望着明信片上贴着的蒙特和丽莎的合影黑白照片,有些感慨而又无奈。一边把明信片收好一边向蒙特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说话。
“看来丽莎的眼光还不错嘛,你以后可要好好照顾丽莎。”两人坐下后,麦道又再次打量了蒙特几眼,岳父看女婿嘛,总要多看几眼的。
“我这次来拜会麦道先生,除了转达丽莎对你的问候外。我还有些生意上的事情,想请教麦道先生。”从对方的语气中,蒙特听出了对方已经认可了自己的身份,于是接口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哦,是什么大生意?说来听听。”麦道是在美国商场沉浮大半生的人了,一说到生意两字,便精神百倍。蒙特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犹太商人的缩影。
“是不是大生意我可不敢说,只是有些想法不知行不行得通。”蒙特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在心里思考再三的赚钱大计向面前的麦道先生和盘托出。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蒙特说要开个跨国贸易公司,倒卖物资什么的,麦道的兴趣并不大。在美国搞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