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页)
�
这不禁让人想起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中抗战与投降的斗争。“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谈话,基本坚定了守土抗战的决心。但是,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则组织了低调俱乐部,与陈公博、周佛海、高宗武、陶希圣等人公开宣传“抗战必亡”的投降主义论调,认为中国根本不能承受日本的打击,甚至致民族大义于不顾,投靠了日本侵略者,做了可耻的汉奸。
宋钦宗和他的走狗们看问题的出发点和汪精卫等人是一样的,只看到了敌人的兵强马壮,看不到自己一方的同仇敌忾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另外,宋钦宗非但不相信宋朝可以击败金军,还对立有大功的李纲猜忌防范,恐怕李纲功高震主。宋钦宗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保住皇位,如果自己被打跑了,说不准宋徽宗就会另立一个儿子,所以还不如先跟金军谈判,哪怕是割地赔款,先把皇位保住再说。在这个可耻的观念下,在东京保卫战初期,宋钦宗就接受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李邦彦的建议,派人去金营谈判求和。
在金营,宗望也陷入了苦恼之中。西路军困于太原的城下不能来东京和东路军会合,同时宋朝的军队不断地来勤王,短期之内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了。如果进入旷日持久的战争,对于后方远在东北的金军来说困难太大了。
正好这时不争气的宋钦宗派人前来讲和,便顺水推舟派使者进东京城与宋朝谈判。宗望的心中也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本来带兵到中原来就是打仗的,结果连一场真正的硬仗都没有打过,对于一个行伍出身的将领来说觉得很是不过瘾。可见,如果你是一个窝囊废,连你的敌人都看不起你。
第 九 回 勇陈东上书杀六贼 忠李纲御敌守东京(11)
因此,宗望提出的条件相当苛刻,他觉得宋朝的君臣软弱可欺,并且很不团结,可以利用他们的弱点获得更大的利益。宗望的使者提出,黄河以北的土地都要割让给金国,并且还要宋朝赔偿给金国这次南侵的军费,宋朝必须派遣全权的大臣去金营谈判。这些条件真是强盗逻辑无耻之尤,面对这个困局,钦宗环顾左右大臣,哪位爱卿愿意到金营谈判。
站在前面的几位,如白时中、李邦彦、张邦昌之流,鸦雀无声,好像没有听到钦宗说什么似的,这种症状在医学上叫“选择性耳聋”。这些人平日就喜欢争风吃醋、钩心斗角,金营是虎狼之地谁愿意去呀,弄不好两边都不买账,吃力不讨好,赔本的买卖谁愿意做呀。
关键时刻,李纲再一次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要求去金营谈判议和,但是钦宗就是不同意。最后权衡再三,决定派出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李棁前往金营。退朝以后,李纲独自留下向钦宗汇报城防情况,问钦宗为什么不同意他去金营谈判。
钦宗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你性格太刚直,去了可能会坏事。实际上,这是钦宗的一句发自肺腑的话,他怕李纲性格刚直,会在金营和宗望据理力争,甚至会当场动刀子,这样会把和谈的大计给耽误了。由此可见,软弱的钦宗想用屈辱的条款去换来可耻的偏安。
性格更加软弱的李棁和钦宗倒是一对合适的搭档,在出使金营以前,李棁面见钦宗,询问已方谈判的底线。宋钦宗确实是一个比较大方的人,授权他可以答应每年三百万到五百万两白银的岁币,这次金兵的犒军费是三百万到五百万两白银,但是不要割让土地。意思是,要钱我可以偷着给,这样对外还可以说是“赏赐”给金国的,是上国天子对蛮夷小国的恩典,满足一下失去的自尊心。但是如果割地就无法解释了,你总不能把祖宗传下来的土地也赏赐给蛮夷小国吧。
宋钦宗还多了一个心眼儿,另外让李棁带了黄金一万两以及好酒若干,准备“赏赐”给宗望,表示大国天子的殷殷盛情。钦宗真的是很天真,但是你也不想想,人家宗望的基础再差,也是开国皇帝金太祖的二儿子,一万两黄金加上点“宋河粮液”之类的就可以打动人家,这也太小家子气了吧。
这位仁兄李棁见到金兵统帅后,吓得说不出话来,从营门开始就只知道磕头,跪在地上用膝盖“膝行”进谈判的帐房。这样去谈判的效果可想而知。果不其然,宗望理都没有理那个李棁的苦苦哀求,送来的酒肯定就没有喝,直接提出金国议和的条件:一次性给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绢一百万匹;宋朝割让太原府、中山府(今河北定县)、河间府(今河北河间)的土地,并且要求选择一个徽宗的儿子和一个宰相级的官员作为人质。最可气的还有一条,就是要求宋朝的皇帝尊金国的皇帝为伯父,也就是无论年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