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前言(1)
在旧金山时,曾听到一个老人讲起这样一件事。
他说,在美国,华人是个总能创造“奇迹”的群体。第一代华人刚刚到达美国时,与其他“淘金族”一样,除了梦想剩下的只有力气和活下去的信念。他们去做各种各样的苦力。然而,他们不像其他种族的人那样用挣到的钱追求个人享受,而是节衣缩食,积攒每一分钱,留下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后,全部投资到子女的教育上。不管自己受多少煎熬,也要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大部分华人家庭第二代就能脱离社会最底层跻身于上流社会。在高校毕业典礼上,经常有这样的感人场面:
华人学生发表感恩致辞时,都是满面泪水、泣不成声地从后台用轮椅把自己的父辈推出来——刚刚五六十岁的人却是皱面鹤发、佝偻残喘,但老人的目光中却闪烁的是“蜡炬成灰”的爱以及无比的自豪与荣耀……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以前是,当今是,以后也不会变。
现在家长的素质越来越高,孩子的数量较以前越来越少。这为“家庭教育”的实施准备了先决条件。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乃至更早阶段的教育成了一个潮流,甚至成了家长必修课。
每一次我讲完课后,便被围住追问林林总总的问题,概括如下:
“王老师,我们家的孩子还小,我们做父母的也有时间来教育孩子,希望能从小抓起,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多给予孩子些终生受益的东西。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没有你们家做得那么好,把孩子培养得那么优秀,但我们的孩子刚上小学,时间上还来得及,我们今后应该如何纠正偏离的轨道让孩子走上坦途?”
“我们家的孩子现在做得还好,在今后如何将好的方面坚持下去,另外,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朝着哪个方向前进?”
“我们家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该怎么样引导才能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热情呢?”
……
针对以上问题,我把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及实验方案收录成册。
希望这些文字能如提出“影响教育”理念的初衷,对各位读者朋友产生些微“影响”。
作 者
2009年6月15日于北京
“影响教育”理念
观念改变人生;方法成就人生;习惯塑造人生。
具体的解释:正观念,追根源;讲方法,重策略;养习惯,纠做法。
首先摆正认识,也就是观念,真正找到所出现的问题的根源所在,把握前进的方向;方法是轨道,正确的方法可以减少“弯路”,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从而事半功倍;沿着正确的方向,用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来替代不好的习惯,纠正了做法,从而把学习进行到底。
伽利略曾经说过:“你不能教会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
爱因斯坦说:“我从未教过我的学生,我只是创造了一个让他们学习的环境。”
王飞博士说:“优秀的学生不是老师教成的,而是‘影响’造就的。教只能几年,而影响却是一生。”
作为外因的老师和家长,只能通过方法由外而内“影响”学生;而学生的改变,也就是通过纠正习惯自内而外塑造自己。
“影响教育”新语录
关于成功
● 普通人喜欢羡慕别人成功的结果;有心人总是学习别人成功的过程。
● 成功就是一场魔术,眼花缭乱的表象背后,真相简单得让你失望。
●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大成就,不是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取决于你认识什么样的人。
● 成功的难度不在于如何做一件事情,而在于你还能再重复做这件事情多久。
前言(2)
● 教给孩子知识,他们只能受益一时;塑造孩子习惯,才能影响他们一生。
● 难是一个人不做某事的借口,同时也是其全情投入的理由。
关于说话
● “口”是“心”之声。
● 未来是“口本家”——以口作为生存资本的人——的时代。
● 拿破仑说:“历史只不过是被人们承认的寓言故事。”历史是用“口”说出来的,未来也是用“口”说出去的。有“口才”一定是“人才”。
关于读书
● 读书是很好的学习,同时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