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页)
说,“苏厅长,您有空一定要回清江去看一看,指导一下我们的工作,这并不仅仅只是我个人的愿望,而是我们清江县全体干部群众的愿望,大家都盼着能再见到老领导呢。”
苏少华笑着说,“有机会一定会去清江看看的。听说你们清江现在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搞得很不错,有些新意,比如多种经营,水产养殖业就搞得红红火火,成了省城水产市场的供应大户,你们的小龙虾在省内很有些名气呢,将来还要走向全国市场,向全国范围内推广,我看这个经验就值得总结和推广,你们应该在这方面多做些文章。我建议你们可以考虑举办一个龙虾节,邀请和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客商,各界友人来清江参观考察,这样有助于扩大清江的知名度,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做大做强龙虾产业和水产养殖业,带动招商引资等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安邦同志,时代不同了,我们的观念和工作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除了要会干,还要会说,要善于宣传推广自已,要学会开展公关推广工作,这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周安邦高兴的说道,“苏厅长,您的这个指导意见太重要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回去后研究一下,尽快贯彻落实。到时候请苏厅长您无论如何也要在百忙中抽出空来,出席我们的龙虾节,指导我们的工作。”
苏少华也十分爽快的说,“好吧,我也正好借这个机会回清江去看一看,我一定出席你们的龙虾节。”
后来清江县果然就策划和举办了一次龙虾节,邀请了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企业家,新闻媒体参加此次盛会,把它办成了一个招商引资,宣传推广的盛会。苏少华也没有食言,如约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这是后话了。
苏少华和周安邦两个人相谈甚欢,周安邦给苏少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苏少华觉得周安邦谦虚谨慎,沉稳有致,是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这样的干部如果适当的扶他一把,推动一下,他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对自已来说也是结了一个善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周安邦也觉得自已此次前来拜望苏少华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在领导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已也觉得很高兴。
临走时,苏少华把周安邦送到门口,周安邦指了一下门边的一堆礼品说,“苏厅长,一点小小的心意,打扰您了。”
苏少华说,“安邦同志,你这是干什么?怎么也学会了搞这种庸俗的一套,这我就要批评你了。”
语气虽然有些严厉,但是脸上却始终洋溢着温和的笑容。周安邦有些尴尬的笑着说,“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周安邦从苏少华家里出来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又马不停蹄赶到省政府大院门口。大院门口有岗哨值勤,周安邦拨打了陈副省长家里的电话,说明了来意,这才得到放行。
周安邦不禁和同车的孟晓燕感叹省府大院警卫森严,管理规范,半开玩笑的说道,“原来在清江县自已觉得挺象那么回事,象一个领导的样子,可是出了清江,到了省城,特别是到了这省府大院里,怎么看自已都象是一个上访的农民,一个盲流。”
孟晓燕也笑着打趣说,“周书记,等哪天中国的上访户,盲流们都象你这样西装革履,坐着小车满处跑,那中国就算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了,离全面现代化也不远了。”周安邦也笑了。
陈副省长以前在江州市做过市委书记,清江县是他当时治下的一个县城,他与清江也是颇有渊源的,但是他对周安邦也没有什么印象,因此比之苏少华热情友善的态度来,陈副省长多少显得有些矜持,甚至可以说是冷淡,毕竟象周安邦这样的县处级干部和他之间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陈副省长的帖身秘书就是县处级别。在态度矜持的陈副省长面前,周安邦此刻是真的觉得自已就象是一个上访户了,很是拘谨。
陈副省长见了周安邦,只是讲了几句冠冕堂皇的套话,打了几句官腔,完全没有象苏少华那样与周安邦推心置腹,交心谈心的意思,最后又说,“你们清江驻省办举行的那个招商会议我尽量安排时间去一下,不过事情实在是太多,到时候还要看具体情况。”
陈副省长这样一说,周安邦心里凉了半截,对于陈副省长是否能如约出席清江县的考察总结会也就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了,但嘴里还是说请陈省长能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光临指导一下。
陈副省长只是轻轻的笑了笑,并没有再说什么。在陈副省长看来,象这样的招商考察会简直是太多太滥了,大多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华而不实,甚至沦落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