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表妹一起叫到家里来吃饭。饭后,一起进行说话识字比赛。根据比赛规则,每个人都要读出卡片上的字,谁说得最好,谁就是冠军。每当轮到我时,只要我一读出了卡片上的字,爸爸就带动表哥表姐们,一起大声为我欢呼。我看到他们这样,也跟着一下子兴奋起来,越读越来劲。每次比赛,我都能拿第一名。但是我哪里知道,我每次都得“冠军”,是爸爸和表哥表姐们布下的一个善意的圈套啊!
有很多次,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在公共汽车上,父母常常和我开心地交流。我是那样地无忧无虑,全然不知周围人的感觉。懂事之后,爸爸才告诉我,当我发出古怪的声音时,汽车上所有的乘客,都不由自主地以奇怪的、甚至是嘲笑奚落的目光,盯着我们。然而,家人却置之不理,继续和我大声说着笑着。常常到我们下车时,那些目光已经不知不觉地由嘲笑歧视变为敬佩和欣赏了。
就这样,在不断的欢呼声中,在家人的努力指导下,我对识字说话的渴望,就像被压抑已久的活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六岁时,我已经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并能轻松地阅读报纸上简单的文章和亲人的书信了。在许多人眼里,我无疑是创造了一个奇迹。而我自己却觉得,这两千多个汉字只是在快乐中,在不知不觉中,闯进我的脑海里,再也不会被忘掉。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舌头要听话(1)
1986年的夏天,全国高温,南京更是酷暑难耐,气温高达40多度。很多人产生了“高温反应”,心情烦躁,无心工作。可爸爸还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屋里,专心致志地为我研制正音卡片。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让我能够和同龄的普通孩子一样,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自从见了北京的聋童后,爸爸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我发出清晰的声音来。所以,他专门研究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材《舞台发音技巧》,想从科学的角度了解每个不同的音究竟是如何发出来的;同时还读起了各种汉语拼音报,对汉语拼音进行仔细地研究。紧接着,他又不顾高温酷暑,闷在办公室里,为我制作正音卡片。两个月之后,汇集了1400多个常用词的几百张正音卡片,总算全部制作完毕。
为了调动我对正音的兴趣,爸爸特意为我写了一首小诗:
迎着曙光,
乘风破浪;
高楼平地起,
战马要奔腾;
千军万马上战场,
今日一战定成功!
在这样一种澎湃的豪情的感染下,我产生了必胜的信心!
我已经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已经具备了学习其他新知识的基础,所以爸爸就开始教我汉语拼音和发音的基本原理。他告诉我,发每个音的舌头位置、气流波动和鼻音等都是不同的,还有什么是翘舌音(zh,ch,sh),什么是舌根音(g,k,h),什么是平舌音(z,c,s)……
他用手势形象地教我发音时舌头应该放的位置。比如:左手做成一个拱形桥的形状就表示上颚,右手放在左手下则表示舌头所摆放的位置;说到翘舌音时,他就右手手心朝上,同时指尖轻触左手手指的第二段;说到舌根音时,他的右手就翻过来,手心朝下,指尖向后弯曲;说到平舌音时,他就将右手放平,手心朝上,指尖朝前。就这样,我慢慢地懂得并掌握了每个音发出时舌头的正确位置。
不过,有些音虽然舌位相同,发音却并不相同。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就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告诉我,舌位相似的音之间到底还有哪些细微的差别。比如,遇到舌根音(g,k,h)的时候,爸爸就专门跟我解释“g,k,h”三个音发音时的区别。这三个音,舌头位置虽然相同,都是舌根接触或接近软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然而“g”的音,是舌根往软腭轻碰一下发出来的;“k”的发音方法也和“g”一样,但要从嘴里轻轻地吐出气流;“h”则是舌根和软腭保持一定的距离,轻轻地发出声音来的。为了让我看到“k”的声音发出时,有气流通过,爸爸就拿出一张薄薄的信纸,放在嘴巴前面。“k”的声音发出时,信纸就飘起来。
当我知道发音的原理后,爸爸就拿出事先做好的几百张正音卡片,让我根据上面所标注的汉语拼音,读出卡片上一个个的词。在不断的正音练习中,我的发音日渐清晰。除了用正音卡片练习,每天清晨,爸爸还要带着我练习舌头操和绕口令,他还为我列出了正音的“两请四必须”的方法:
1. 说话时请把牙关打开,嘴唇尽量运动
2. 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