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车并不可怕,对修路一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时,李鸿章心中已构思出中国铁路网的雏形:南北各两条干线。北路均由北京出发,一条直通奉天,一条西抵甘肃,将京城与东北、西北连接起来;南路一条由清江经山东达北京,另一条由汉口过河南到北京,将南北紧密相连。
李鸿章深知自己已成众矢之的,授意死党刘铭传进京觐见之际,向朝廷递呈《铸造铁路以图自强折》。折中写道:当今世界,各国均致力于交通事业。俄国铁路四通八达,从欧洲一直修到我新疆附近,东北方向从海参崴修到珲春。俄国铁路已修至中国边界,不出十年,一定会对中国不利。日本最近几年亦大规模修筑铁路。可见,铁路已成为国防之必备。想让俄国和日本不能欺负中国,我们必须加紧修筑铁路,以便危急时刻运兵运粮。刘铭传提出,修筑铁路所需巨款不妨先借洋债,铁路修好后再设法归还。
刘铭传此折递上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内阁学士张家骧抨击刘铭传,“无事生非,扰乱朝政”;李鸿章也主动回击,从而引发第一次铁路大论战。
正方: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其特点是睁眼看世界,头脑灵活,善用拿来主义,决心探索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现状的办法。
反方:以张家骧为代表的保守顽固势力。其特点是满足于现状,主张退一步海阔天空,反对一切外来的、新生的事物,坚决与任何一种变革势不两立。
评委:清政府。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左右观望。
反方代表刘坤一首先发言。他陈述了铁路的四大“不宜”:第一,清江浦自古是水陆要道,如果在这里修筑铁路必将招致洋人到这里做生意,甚至要求开辟此地为商埠,乘机深入中国内地。第二,铁路所经之地,民间的田园、坟墓、房屋必将遭到破坏,引起民愤。第三,铁路和原有的“官道”并行,会造成交通拥挤,同时引发交通事故。第四,铁路必然会抢轮船招商局的生意,导致该局营业困难,进而导致该局破产,国家花巨款买回的轮船就会归于无用,白白浪费大量的钱财。总之,修建铁路纯属无稽之谈,对刘铭传的奏折应该置之不理。
正方代表李鸿章全面驳斥了反方的意见。他认为:第一,如果洋人要开清江浦为商埠,关键不在于修不修铁路,而在于我们的综合国力如何。中国不图自强,光怕修铁路遭到洋人的觊觎,难道不修铁路洋人就不觊觎中国了吗?第二,修铁路需要招聘大量的工人,老百姓谋生的机会增加,日子就会好过,修铁路对他们有何害处?第三,关于铁路和官道抢路的问题,敬告无知的反方,铁路有双轨和单轨之别,双轨铁路占地宽不过一丈二尺,单轨铁路占地只七尺。而南北官道宽达数丈,铁路所占还不到一半,况且,修建铁路必须添筑加高,和官道根本是两码子事,火车和驴马完全可以各行其是,互不妨碍。第四,铁路和轮船是水路与陆路的两种不同的运输工具。近水的货物由轮船来运,远水的货物由火车来运,二者并行不悖。铁路建成初期,轮船招商局的生意会有所减少,但用不了几年,货物会越来越多,轮船可以与铁路形成相互补充之势,并不矛盾。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次大讨论(2)
反方代表通政使司参议刘锡鸿、翰林院侍读周德润、顺天府丞王家璧粉墨登场,群起而攻之。他们的观点是:一,如果铁路建得四通八达,中国就没有所谓的险要之地,外敌就可以长驱直入、自由地出入内地城乡,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二,修造铁路需要购买外国器材,从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的贸易逆差;三,火车运费昂贵,奸商们当然会把运费加入货价之内,就会造成物价猛涨;丝茶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如果有了铁路运输,出口量就会大增,丝茶价格必将下跌;四,修铁路需巨款,如今国库空虚,民力贫弱,百废待兴,财力无法负担铁路费用;五,中国的名山大川,历史悠久,多住有神灵,修铁路开隧道,对山川大加焚凿,恐怕会触怒神灵,降下旱涝灾祸;六,李鸿章的所作所为纯粹是妄图用洋人的一套来改变中国;七,在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之下,李鸿章仍然坚持修造铁路,似乎是为外国人谋划,不像是为大清王朝的利益着想。
正方因涉及到铁路的巨额经费问题,有些理不直、气不壮。而且,在关键时刻,原属反方的刘坤一发言趋向中立,他说:我个人是很赞成修建铁路的。但是在享受铁路的利益之前,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到铁路会给我们带来的弊端。第一,铁路如果通行,成千上万靠车马人力运输为生的老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