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走下车,站在梦中萦绕千回的独木桥头,远望隔岸雍丘,历经二百年风雨的太学建筑群屹立不倒,仰望石刻“帝之辅弼,国之栋梁”,不禁眼眶湿润。
按理蔡邕要远去三十里外迎接郑玄,可太监们反对。
郑玄站在桥头朝雍丘内望去,怎么连个人影都没有,是不是太学今日放假?没人接待他,到哪里去找人?蔡伯喈在哪儿?
郑玄正在满怀疑惑,猛然看见蔡邕跟何颙各率领一队穿着黑色院服的师生碎步小跑而来。蔡邕高呼:我等恭迎先生归来!
所有人都恭敬地下跪,从郑玄脚下,一直跪过独木桥、阙门、回廊、过道。曹操、张邈等人作为高年级学生,跪在独木桥上。
郑玄赶紧上前,想要拉起蔡邕:总长大人,请起,康成怎么经受得起?
蔡邕并不起来,伏地大拜:伯喈率领全院师生给先生接风。
郑玄再往左右看去,全院四百多名师生跪满道路。除了皇帝,至今没人能享此殊荣。
所有人都一起高呼:我等恭迎先生,为先生洗尘!
郑玄被眼前的场景震撼,所有苦累早已抛向云霄!
这不是数百学生和教授,这是全国最高、唯一的太学!这是全国最高学术机构向郑玄致敬!
教授们齐声说:欢迎前辈回院赐教!
学子们喊:恭迎学长归来!
郑玄在一片不停息的欢呼声中,泪水在心海澎湃!
昔日恩师不再,被迫壮游求学、遭受劫难,今又重新踏进您的怀抱!如同再落魄的儿子,也要最终回到母亲的怀抱!再年迈的母亲,也会渴盼远方的游子!
走得再远的学子,也思念着最亲爱的母校!
郑玄在内心欢呼:我阔别多年的母校!您的儿子,回来了!
在郑玄的一再要求下,对蔡邕行三跪九拜大礼。
这是学子对母校的敬爱,和对师长的崇敬!
郑玄在所有学子的注视下,极其规范庄重地做着每个动作,使得太学的学子们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
曹操跪在独木桥上,猜测这位被喻为“经神”的郑玄,他真有那么神吗?
课堂上,热烈的掌声,把曹操的思绪从前天下午的欢迎仪式上拽回来。学生们被郑玄通俗易懂又奥妙无穷的讲解吸引。
曹操用他一贯喜欢开口提问的风格,毫无悬念地跟他一生的偶像进行直面对撞。
在师生自由交流阶段,曹操站起来解说对老子那句话的认识,他认为自然、道、天、地、人的关系可以反过来理解:自然有道,道含天地,天地间人为贵!天地本无情,人间真情在!
曹操此语一出,震惊四座!诸位不是为他的见解,而是惊于他敢公然和郑玄叫板。
所有人都朝他看去,有不解、有责怪、还有担忧和嘲讽。
郑玄微笑,缓缓地说:天地的情意,基于我们人类的感受和认识,情感是相互的,有交流的。只有我们有情,才会感受到天地之情的存在,若胸中无情,不光是天地,万物皆成无情之物。
学生群中纷纷点头。
曹操不甘示弱,再次站起来:先生,不是有人说“天不老,天无情,天才不死”吗?
郑玄点头,对曹操说:天是不老,但不代表天无情。人会老,但不代表有情。而我宁愿为有情爱而老、而死。我将用我的老和死,跪谢我曾经获得的生命!
场中一片沸腾!曹操也兴奋地鼓掌!
学生们真正听到了圣人的声音,感受到“经神”的情怀。
郑玄也是人,也有温暖的情感和忧伤的爱恋,对生命、对美好事物,唯有用爱对待,才最珍贵!
又有学生问了很多一直困惑的问题,郑玄都一一耐心解答,博得学生阵阵喝彩,掌声如夏日的阵雨,此起彼伏。
郑玄的结束语:我所理解的十三经,包含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学术经典,是我们通过学习完善自身,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完美结合,获得对自然规律了然于胸、进可做事为民、退可守身自修的达观人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到逆境,要像万物等待春天那样具有耐心,遇到顺境,要像天地那样一日两重变化,一年四季区分,审视自己的作为。
“自我”的觉醒和完善,有顿悟,也有循序渐进的彻误,这个过程有开始,没有停顿,结束在生命终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