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懂了过去就要知道未来,这也就是诗的精神。到了最后,是这一篇的结论了。 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开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看这一篇文章又是怎么作结论?恰恰好头尾相顾。 最后一句怎么说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学而》这一篇的精神所系。 他说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就归结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人们都有的一个通病,就是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们说错一句话,脸红了;但三秒钟以后,脸不红了,自己马上在心里头找出很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完全对,再过个把钟头,越看自己越对。 人,就是这样,所以人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对于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这个问题,就不去考虑了。所以《学而》这一篇的宗旨,最后的一点,以本篇第一节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重点。 这个结论的重点就是你为什么在心中
77
46论 语 别 裁
怨恨?
不要怕人家不了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于是这一篇作学问的目的,到这里得到结论,整个结束。
78
为 政 第 二56
为政第二
孔子不谈政治
第一篇《学而》是讲个人作学问的内在修养,接着下来第二篇《为政》则是讲学问的外用。不过提到为政,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常发现在一些著作中,许多人认为《为政》是孔子的“政治思想”
,或者用现代的语汇来说,称之为“政治哲学”。在我个人研究的结果,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孔子很少提到完整观念的“政治”
,孔子只说“为政”
,这点我们要特别注意。 站在学术的立场,态度要非常严谨。 我们常说一句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服真理。”作学问的立场,就是“在学术面前,态度要非常严谨,服从真理。”孔子只讲“为政”
,不谈政治;“政治”如国父所说的:“管理众人的事。”孔子所提的“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词,不能看成是教育。 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 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 这个重点我们必须把握住。 因此第二篇《为政》,也是谈到学问外用的道理。
79
66论 语 别 裁
大政治家的风范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即“拱”。这几句话,表面上看来,非常容易懂。 孔子提出来,为政最重要是“德”。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春秋战国时代,“道德”
两个字,是很少连起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晋南北朝以后,到唐宋之间,才把这两个字连起来,变成一个名词为“道德”
;到现在年轻人一提到道德,都当成讨厌的名词。 这是文化思想的演变。 所以我们要知道,秦汉以前,德是德;而“道”与“天”
,在当时可说是最麻烦、最难于界说的两个字,同样的有无穷意义。 有时候“道”字,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的代表;有时候是道路之道,有时候是原则或法则,像《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
这个道就是法则的意思;有时候又是道德的代表。“天”字也是这样,包含有四五个意义之多。 在同一本书,甚至在同一句里,前后的道字,所代表的意义就不同。 这个好像是中国文化的毛病,其实也是长处,尤其在古代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一个观念用一个字来代表,用刀刻到竹简上,在当时就足以完全表达。再说到这个“德”字的意义,过去“德”是表示好行为的成果和作用。 古时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我们了解孔子
80
为 政 第 二76
讲的“为政以德”
,是好行为的成果,也和后世讲的“道德”
意义差不多。 如果不作深入研究,一般在学校里,就告诉学生,这里的“德”就是“道德”
,因为学生不到相当的程度,老师也无法多搬古董来为他们作详细解说。 孔子为什么提出这个“德”字,这是第一个问题。
星辰知多少
第二个问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