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艘),火箭炮船一个大队(6艘),登陆艇、运输船(140余艘),外加救护船、指挥艇、通讯交通船,以及台州地区民兵和三一四七部队沿海巡逻船等,参战舰船共200余艘。
参战三军共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与被攻击方相比占绝对优势,其中步兵4个加强营3600人3倍于守军;炮兵4个营又12个连,火炮119门,5倍于守军。
三军联合作战,要联合、利用各军兵种的优势,最关键在于协调各兵种、战斗群之间关系,使之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如何使用陆、海、空三个军种,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以及各种舰艇、飞机、火炮,根据各自的性能,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把炸弹、炮弹以及其他各种弹药投掷到指定目标,如何保证登陆部队准时到达登陆点,无论是对指挥员、还是战斗员,都是一个陌生课题。
实际情况是,方案虽然制定下来,三军却从上到下谁都没有协同作战经验,普遍缺乏现代化作战知识,对各军兵种之间特点缺乏了解,甚至相互间抱有疑虑。陆军担心空军在轰炸时误伤自己,顾虑海军能不能把部队准时送上滩头,在海上遇到敌人怎么办;空军则担心飞机能不能准时到达岛上空,会不会错炸自己舰船,还怕会被自己的炮火击伤;海军顾虑空军能否夺得战区的制空权,航行安全有没有保障等等。
根据华东军区的预先号令,前线指挥部明确提出“以陆军登陆部队需要为需要,以陆军登陆部队的胜利为胜利”的作战原则,陆、海、空参战部队立刻展开分阶段战前大练兵。
(二)
现在,让我们面对一江山岛军事作战图来了解一下,国民党军队在大陈岛一线的军事力量分布情况。
朝鲜停战以后,台湾当局加强了驻浙江沿海岛屿的守备力量,以上、下大陈岛为中心在鱼山、一江山、南麂山诸岛部署了第四十六师3个步兵团、军官战斗团、直属炮兵团、工兵营、宪兵连和6个突击大队,加匪特共2.1万余人,舰艇15艘,由国民党中将六十七军军长刘濂一指挥。
一江山岛地处浙江台州椒江口外东南,西北距离黄岩县海门镇30余公里,东南距大陈岛16.6公里,北距头门山9公里,分为南、北两岛,相距110至250米,中间相隔一条海峡,形成南北对峙,北一江山岛稍大,东西宽1900米,南北长100至700米不等,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南一江山岛东西宽约1010米,南北长约300米,面积约0.7平方公里。岛四周礁石林立,岸高10至70米,悬崖峭壁40至70度仰角,供攀登地段全长不足1000米,近岸水深7至8米,日常受海潮和风力影响多生旋涡和“岩头浪”,全岛地形易守难攻。
该岛守敌为第四突击大队和突击二大队四中队,及一个炮兵中队,共1087人(原来判断为1300人),司令王生明上校是蒋军1954年度“克难英雄”,第四突击大队大队长王辅弼中校在淮海战役中曾为我军俘虏后逃生。该岛在美军打造下长期设防,共筑有永久性、半永久性地堡154个,壕堑两道,以203和180制高点为支撑点火力可以两岛相互支援成犄角之势。并有铁丝网、地雷、绊网等副防御设施,火力配系分四层控制滩头前沿:
第一层火力,为配置在山腰的山炮、榴弹炮;
第二层火力,为配置于前沿突出部位的战防炮、机关炮;
第三层火力,配置在前沿的火箭筒、迫击炮和机关枪;
第四层火力,以冲锋枪、卡宾枪、手榴弹为主,伴有埋设地雷;
台湾方面声称一江山岛为“生物通不过的钢铁堡垒”,“打不沉的美造航空母舰”。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对外宣称:“一江山是大陈的门户,大陈是台湾的屏障,一江不保,大陈难守,大陈不保,台湾垂危!”
一江山岛之战(6)
1954年12月3日,美、蒋在华盛顿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蒋介石号召:“保卫台湾,必先固守大陈,要守住大陈,必确保一江山岛。”
当年华东海军登陆艇三大队作训参谋孙梅生在晚年接受纪录片《东海军魂》摄制组采访时回忆了部队训练片段:“登陆艇大队简称叫‘登大’,当时有36条登陆艇。实际上登陆作战的准备在1953年就开始了,当时我担任航海业务长,训练登陆的地方就在普陀山的沙滩上,1954年5月解放东矶列岛之后,训练任务逐渐加重。
“1954年的年底我们奉命到穿山半岛训练一个月。当时穿山的大猫山、小猫山两个岛模拟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