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间搞好协作关系,那才是一门真正的学问。
实习完了,我参加了校内的各门考试。在取得了学校的毕业证书之后,我又参加了全国统一的牙医助理的考核及心血管急救的考核,并得到了这两项的证书。当我拿到了上述三种证书之后,我才算完完全全地准备好了,具备了到市场上去寻找工作的资格。
2牙医趣事处处可见
我毕业以后便和美国牙医们朝夕相处,成了“牙医的第二双手”。在众多的牙医中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莫理斯医生。
莫理斯医生,七十多岁,中等身材,胖瘦适中,加上一张“大众式”的脸,真说不上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他倒是有两个小小的不引人注目的特点。
一是他头上有两个旋儿。而其中的一个旋儿长在前额的正中,因此前面的一缕头发总是随着“旋儿”卷起来的,猛一看,像是“自来卷儿”,倒也不难看。可是这几年老了,周围的头发慢慢地脱光了,奇怪的是“卷毛儿”依在,给你的感觉像是平静的海面上掀起了一束“浪花”。为了这束“浪花”,莫理斯医生还真得费些心思呢!他常常不停地往那“浪花”上抹油,这样才能维持“浪花”的立体形象。
二是莫理斯医生的双手非常粗大有力。当他拔牙时,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当然相对十指的粗大,鼻孔亦粗大,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否则莫理斯医生就失去了“清理鼻孔”的自理能力了。
莫理斯医生是个犹太人。父母是从俄国来美定居的第一代移民。他父亲是个农场主,养育了三个儿子,莫理斯排行老三。从小,父母不让他们讲俄文,家里家外,只能讲英文,为的是三个儿子将来成为“真正”的美国人。老父亲虽然是辛辛苦苦地务农一辈子,却为儿子们规划了三个辉煌的前景,即三个儿子将来必须一个学医、一个学商、一个学法律。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学海无涯(4)
三个儿子倒是都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一心向学。只是长大后,两个哥哥分别作了律师和商人,轮到莫理斯时,就只剩下了“医”了,于是他就这么进了医学院。直到今天,如果有人问他为何要做牙医时,他仍会一脸无辜地说,是爸让他做的。
莫理斯虽然是让父亲“逼”上牙医这条路的,可是他却是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精明能干的好牙医。他常常对我说,他的“医龄”比我的年龄还要长呢!这是真的,莫理斯牙医从1957年开始行医,到今天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凭着一颗热情诚恳的心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把自己一切的一切都献给了他热爱的病人们。
当他最初走出医学院大门时,莫理斯医生自愿投身到纽约的一家贫民医院里当牙医,一做就是五年。五年后才回到自己的故乡,有了自己的诊所,从此,莫理斯以诊所为家,直到今天。
莫里斯是个精力旺盛的人。每天早上7点整,他就准时到诊所,烧一壶咖啡,然后就坐在实验室那淡蓝色的灯光下,聚精会神地做起牙的模型来。8点整,他开始看病人,除了中午很短的午餐之外,他总是一刻不停地忙着,直到下午5点为止。每每遇到疑难病例,他总是加班加点地研究治疗方案。如果到下班时,忽然来了急诊,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留下来给病人治疗。
除了自己的门诊外,他每周还在医学院里教学一天。他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的教授,他早年的很多学生也都成了著名的牙医。莫理斯在自己的实践中还常常有新的突破,总有论文发表在医学杂志上。他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
我是新手,莫理斯牙医常常会把我叫到他的实验室里,让我看着他做牙。让我有时间多看看他怎么做。莫理斯还坚持每个月给我们大家讲课一次,大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意思。
莫理斯在治疗过程中,不喜欢张口向我们助理要任何医疗器具。他要求我们要像手术护士那样,他一伸手,我们就能马上把需要的东西递过去,要很专业。这要求我们每个助理对于治疗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达到随机应变的程度。
治疗的过程中,莫理斯不和我们助理说话,却跟病人谈天说地——当然病人口中放满纱布、吸管和开口器之时除外,此时就由莫理斯来唱独角戏了,而他总有说不完的故事。有时他又会边做牙边唱歌,只是他不会唱什么名歌。他的歌大多是即兴编出来的,所以每一次唱的都是“新歌”。病人则会在他的“歌”声中放松下来。
当然,就像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世上同样没